文章解析

mán
·
·
fèng
huáng
xiāng
duì
pán
jīn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fèng
huáng
xiāng
duì
pán
jīn
dān
jīng
wēi
míng
jìng
zhào
xīn
zhuāng
bìn
qīng
shuāng
liǎn
zhǎng
huà
lóu
xiāng
wàng
jiǔ
lán
wài
chuí
liǔ
yīn
xìn
guī
lái
shè
qián
shuāng
yàn
huí

译文

金缕的凤凰盘对相依,绣成的牡丹似经一夜微雨,格外的雍容富丽。新妆后照看明镜里,只见双颊消瘦,鬓发轻舞薄如蝉翼。画楼上久久地眺望伫立,栏外的柳丝静静的低垂着。好似相思的人杳杳地没有一点声息,只有那春社的燕子,成双的飞来,又成双飞去。

逐句剖析

"凤凰相对盘金缕":金缕的凤凰盘对相依,

# 凤凰相对盘金缕:用金丝线盘绣在衣上的凤凰相对双飞的图案。盘:盘错,此指绣盘。金缕:指金色丝线。

"牡丹一夜经微雨":绣成的牡丹似经一夜微雨,格外的雍容富丽。

# 牡丹一夜经微雨:多解为喻人妆成之娇美。此句应与首句相连,皆为绣案,乃牡丹凤凰图。

"明镜照新妆":新妆后照看明镜里,

"鬓轻双脸长":只见双颊消瘦,鬓发轻舞薄如蝉翼。

# 双脸长:言人瘦。

"画楼相望久":画楼上久久地眺望伫立,

"栏外垂丝柳":栏外的柳丝静静的低垂着。

"音信不归来":好似相思的人杳杳地没有一点声息,

# 音信:鄂本作“意信”。

"社前双燕回":只有那春社的燕子,成双的飞来,又成双飞去。

# 社:社日,古代习俗祭神的日子。有春社、秋社之分,此谓春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闺怨词,以精巧的意象组合展现闺中思妇的幽怨情怀。上片通过“凤凰金缕”、“牡丹微雨”等华美意象暗示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下片则以“画楼相望”、“双燕回巢”等场景反衬其孤独等待的怅惘。全词在温庭筠特有的婉约词风中,将女子从精心装扮到失望怅惘的心路历程展现得含蓄而深刻,明代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评其“情余言外,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约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据《唐才子传》等史料记载,温庭筠与宰相令狐绹之子令狐滈交好,常出入令狐府邸。当时唐宣宗喜爱《菩萨蛮》曲调,令狐绹曾暗中请温庭筠代作新词进献,并嘱咐其保密,但温庭筠却将此事外传,引发令狐绹不满。《乐府纪闻》明确记载“令狐綯假温庭筠手撰二十阕以进”,可知此组词实为温庭筠所作而由令狐绹进献。创作时间当在大中四年(850)至十三年(859)之间,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的失意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通过描绘女子精心梳妆、倚楼远望的场景,以“凤凰金缕”“牡丹微雨”等华美意象反衬其孤独,抒发了对远方爱人久候不归的幽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片“凤凰相对”的比翼双飞意象与下片“双燕回”的景象,都反衬出女子的形单影只;社前归来的双燕与“音信不归来”的情人形成强烈对比。寓情于景::全词以“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栏外垂丝柳”等意象为载体,将女子孤独惆怅之情完全融入景物描写中。如“凤凰相对”的图案与“双燕回”的景象形成反衬,使景物成为情感的具象化表达。情景交融:词中“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等句,将长久伫立凝望的女子与低垂柳丝、双飞春燕的景象完全融合,达到“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

3. 分段赏析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起笔以精工笔触勾勒女子华饰,“凤凰相对”既写金线盘绣的双凤纹样,又以“相对”暗含比翼之意,赋予静态图案以情感张力;“牡丹经雨”之喻新颖贴切,既显妆容鲜润如带露牡丹,又以夜雨意象为下文“双脸长”的憔悴埋下伏线,明艳与幽怨在此形成微妙反差。“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镜头转向梳妆场景,“明镜”“新妆”的明亮感与“鬓轻双脸长”的消瘦形成视觉冲击。著一“轻”字,既写鬓发稀疏之态,又暗含时光流逝之重,而“长”字更将思妇因愁绪拉扯的面容刻画入微,此前精心装扮的期待在此陡然转为对镜自伤的落寞。“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下片以动作切入,“相望久”三字凝练如画,画楼凭栏的剪影中,时间仿佛被柳丝缠绕静止。“垂丝柳”既是春景实写,又似愁思具象,柔条千缕恰似心绪万端,物象与心境在此浑然交融。“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结句以残酷对照收束全篇,“音信不”的决绝否定与“双燕回”的必然景象形成尖锐冲突。春社未至而燕已归巢,反衬人事无常;叠用“双”字呼应首句凤凰对舞,昔日比翼之愿终成今日形单之痛,怨情不言自深。

4. 作品点评

温庭筠这首《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以细腻婉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闺中思妇的动人画卷。上片通过“凤凰相对”的金缕头饰、“微雨牡丹”的娇艳妆容等意象,含蓄地暗示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下片则以“画楼相望”为核心,通过“垂丝柳”与“双飞燕”的景物反衬,将女子久候不至的孤寂与惆怅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词意象精美,情思婉转,在温庭筠特有的密丽词风中,展现出女子从精心装扮到失望怅惘的完整心路历程,明代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评此词“情余言外,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牡丹”句眼前语,非会心人不知。

明汤显祖《花间集》卷一

# 此词“双脸长”之“长”,尤为丑恶。明镜莹然,一双长脸,思之令人发笑。故此字点金成铁,纯为凑韵而已。

近代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虞世南《初晴应教》

下一篇:唐·齐己《题梁贤巽公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