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枫落菊花黄":江边枫叶飘落菊花已黄,
"少长登高一望乡":老少一起登高眺望故乡。
# 少长:年少的和年长的。
"九日陶家虽载酒":重阳节虽有人送来美酒,
"三年楚客已沾裳":客居三年思乡泪湿衣裳。
# 沾裳:泪水沾湿衣襟。
唐代诗人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开元进士,历任山阴尉、许昌令等。天宝间官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坐累贬竟陵司马。崔国辅的存诗多为乐府诗,又多写宫闱儿女之情,笔致清婉。其诗以五绝著称,尤其在表现江南水乡青年男女劳动和爱情生活方面的诗更为出色。代表作品有《采莲曲》《小长干曲》《湖南曲》等。今人编有《崔国辅诗注》。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重阳思乡题材的诗。描绘了江边枫叶飘落、菊花绽放的重阳时节景象,展现了老老少少登高遥望故乡的场景。重阳佳节众人载酒赏菊,而诗人自己作为客居楚地三年的游子,即便面对美酒,也难消思乡之情,只能泪湿衣裳,深刻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愁与漂泊异乡的孤寂无奈。
2. 写作手法
化用:诗中“九日陶家虽载酒”化用陶渊明重阳饮酒典故(陶渊明九月九日无酒,遇王弘送酒即酌)。借陶家载酒的重阳传统,关联自身“三年楚客”的漂泊处境,将节日雅趣与个人思乡之苦、羁旅之愁相融合,以典入情,含蓄深沉地传递出客居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3. 分段赏析
“江边枫落菊花黄”一句描绘重阳节的自然景象。点明地点在江边,以“枫落”“菊花黄”勾勒出秋日萧瑟而绚丽的景致,既渲染出重阳佳节的时令氛围,也为全诗奠定了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基调,同时为后文抒情作铺垫。“少长登高一望乡”写不同年龄的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望故乡的行为。“登高一望乡”直白地展现出人们在佳节对故乡的思念,将重阳节登高习俗与思乡之情自然联结,情感真挚朴实。“九日陶家虽载酒”一句写在重阳节这天,就像当年陶渊明那样载酒赏景,营造出一种节日里饮酒作乐的氛围。此句表面看似在写节日中的风雅之举,实则为下文抒情做铺垫。“三年楚客已沾裳”则点明诗人作为漂泊楚地三年的游子,面对佳节美景,思乡之情难以自抑,泪水早已沾湿衣裳,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上一篇:唐·寇泚《度涂山》
下一篇: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