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u
suǒ

朝代:唐作者:卢仝浏览量:2
dāng
shí
zuì
měi
rén
jiā
měi
rén
yán
jiāo
huā
jīn
měi
rén
qīng
lóu
zhū
tiān
zhī
tiān
juān
juān
héng
é
yuè
sān
èr
yíng
yòu
quē
cuì
méi
chán
bìn
shēng
bié
wàng
jiàn
xīn
duàn
jué
xīn
duàn
jué
qiān
mèng
zhōng
zuì
shān
yún
jiào
lái
lèi
xiāng
jiāng
shuǐ
xiāng
jiāng
liǎng
àn
huā
shēn
měi
rén
jiàn
chóu
rén
xīn
hán
chóu
gèng
zòu
绿
qín
diào
gāo
xián
jué
zhī
yīn
měi
rén
měi
rén
zhī
wéi
wéi
cháo
yún
xiāng
méi
huā
dào
chuāng
qián
shì
jūn

译文

当时我醉倒在美人家,美人的容颜娇艳如花。如今美人弃我而去,到了那遥远的显贵人家。天边那皎洁的嫦娥月,每月十五十六圆满又缺损。如眉的翠黛、蝉翼的发鬓,都因离别而黯然失色,遥望不见令人柔肠寸断。心已断绝,相隔几千里?梦中醉卧在巫山的云霞里,醒来泪水滴落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葱茏,不见美人更添愁绪。满怀愁绪弹奏绿绮琴,曲调高亢却弦断无人听。美人啊美人,你究竟是暮雨还是朝云。相思熬过漫漫长夜,窗前梅花忽然绽放,恍惚间疑是美人来到身旁。

逐句剖析

"当时我醉美人家":当时我醉倒在美人家,

# 醉:醉倒。

"美人颜色娇如花":美人的容颜娇艳如花。

# 颜:容颜。

"今日美人弃我去":如今美人弃我而去,

"青楼珠箔天之涯":到了那遥远的显贵人家。

# 珠箔:即珠帘子。,青楼:豪华精致的楼房,常指美人的居所。

"天涯娟娟姮娥月":天边那皎洁的嫦娥月,

# 姮娥月:相传嫦娥因偷吃仙药飞上月宫而成仙,故诗中称明月为“姬娥月”。妲娥,即嫦娥。,娟娟:美好。,天涯:一本无天涯二字。

"三五二八盈又缺":每月十五十六圆满又缺损。

# 三五二八:一本无二八二字。三五:指十五日,月亮最圆的一天。二八:指十六日,月亮由圆开始变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如眉的翠黛、蝉翼的发鬓,都因离别而黯然失色,

# 翠眉蝉鬓:均指美人。翠眉,用深绿色的螺黛画眉。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望之缥缈如蝉翼,故云。

"一望不见心断绝":遥望不见令人柔肠寸断。

# 心断绝:心痛欲绝。

"心断绝":心已断绝,

"几千里":相隔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梦中醉卧在巫山的云霞里,

# 巫山云:化用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在巫山梦遇朝云暮雨的神女的故事,意谓在梦中见到了美人,再次享受到醉卧美人家的温馨生活。

"觉来泪滴湘江水":醒来泪水滴落湘江水。

# 泪滴湘江水:暗用舜出巡死于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而恸哭,泪洒翠竹而成洞庭斑竹的故事。,觉来:醒来。

"湘江两岸花木深":湘江两岸花木葱茏,

"美人不见愁人心":不见美人更添愁绪。

# 愁人心:心内生愁。

"含愁更奏绿绮琴":满怀愁绪弹奏绿绮琴,

# 绿绮:琴名。汉司马相如有琴叫绿绮。,更奏:弹奏。

"调高弦绝无知音":曲调高亢却弦断无人听。

# 调高:曲调高雅。

"美人兮美人":美人啊美人,

"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你究竟是暮雨还是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相思熬过漫漫长夜,窗前梅花忽然绽放,

# 发:开。

"忽到窗前疑是君":恍惚间疑是美人来到身旁。

# 疑:恍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有所思》是唐代卢仝的七言乐府诗,以男子口吻倾诉对逝去美人的刻骨相思。开篇追忆往昔与美人相会的沉醉,再转写美人远隔天涯的决绝,通过“青楼珠箔”“巫山云”“湘江水”等意象渲染物是人非之痛。诗中“心断绝,几千里”直抒胸臆,复以“梦中醉卧”“觉来泪滴”的虚实对照强化情感张力。全诗化用“朝云暮雨”典故不着痕迹,语言凝练如民歌般流转,音韵回环中穿插“翠眉蝉鬓”“绿绮琴”等细节,将相思之苦写得既哀婉直白,又余韵悠长,末句“疑是君”更以幻觉收尾,徒留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卢仝(775?~835),唐代诗人。号玉川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刺当时宦官专权,为韩愈所称。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其诗受韩愈、孟郊影响,多写长篇古体,用古文拗峭句法,以怪生新,形成险怪诗风。著有《玉川子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卢仝毕生专注于诗歌创作,其传世作品既包含针砭时弊的政治讽喻诗和关注现实的社会写实诗,更存留着大量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诗篇。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与同期其他作品共同构成了诗人完整的创作图景。由于年代湮远,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具体成诗时间已多不可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相思诗,通过追忆与美人往昔的欢愉和如今天人永隔的对比,以“醉卧巫山云”“泪滴湘江水”等飘渺意象串联时空,结合民歌的音韵美感与乐府诗的叙事性,抒发了刻骨铭心的离别之痛与怅惘情思。

2. 写作手法

用典:“天涯娟娟姮娥月”,以嫦娥奔月的传说象征明月的永恒与孤寂,暗喻诗人与美人分隔天涯的无奈。“梦中醉卧巫山云”,借用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梦中与美人的短暂欢会,醒来后徒增怅惘。比喻:​​“相思一夜梅花发”​​,将相思之情比作一夜绽放的梅花,以花的悄然盛放暗喻思念的不可抑制,赋予抽象情感以具象形态。以乐景衬哀情:​​“湘江两岸花木深”​​,描绘湘江两岸繁花似锦、草木葱茏的明媚春景,却反衬出“美人不见愁人心”的孤寂,乐景愈美,哀情愈显浓烈。象征:“三五二八盈又缺”,以月相盈亏象征聚散无常,暗示人生际遇的不可捉摸,深化离别之痛。

3. 分段赏析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开篇以“醉”字点睛,通过“当时”与“今日”的时空对撞,构建强烈的情感张力。“醉卧美人家”的酣畅与“珠箔天之涯”的凄凉形成冷暖反差,美人如花的意象与珠帘空垂的实景构成虚实相生。此处“醉”是现实沉醉,更是情感沉溺,为全诗奠定追忆基调。“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娟娟姮娥月”的永恒与“三五二八”的圆缺,构成时间维度的双重隐喻。月之盈亏暗合聚散无常,嫦娥典故更添缥缈仙姿。转句“翠眉蝉鬓”将自然意象收束于人物形象,别离之痛超越物理距离,直指精神隔绝。此处月光既是客观物象,更是美人倩影的审美投射。“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巫山云”的典故暗藏两重时空:现实中的湘江泪与梦境里的巫峡情形成镜像对照。泪水汇流的夸张想象突破地理局限,将个体悲情升华为生命体验。绿绮琴的知音断弦,既写艺术表达的困境,更喻示情感交流的终极孤独。花木葱茏的乐景反衬,强化了“以悲为美”的审美特质。“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骚体复沓句式突破格律束缚,“暮雨朝云”的云雨意象完成从《高唐赋》的欢爱记忆向漂泊无定的悲剧转化。末二句化用王维诗意而反其意用之:寒梅著花的惊喜实为幻觉,这种“望梅止渴”式的心理补偿,恰暴露出更深层的相思饥渴。窗前凝望的定格画面,将全诗推向“绝望的希望”之境。

4. 作品点评

此诗用典浑然天成,如珠玉落盘,意象经营不落斧痕,深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作者深谙乐府传统,撷取民间歌谣精髓,通过复沓结构的音韵回旋,构筑起情感流淌的旋律河床。相思之意在叠字回环中流转生辉,既如清泉出涧般澄明可鉴,又似春蚕吐丝般缠绵悱恻,在声律与诗情的共振中,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韩退之《寄卢仝》诗云:“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予读韩诗至此,不觉失笑。仝集中《有所思》-篇,其略云:“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则其风致殊不浅,韩诗当不含讥讽乎?

宋洪迈《容斋续笔》

# 《有所思》,古乐府云:“有所思,思昔人,曾闵二子善养亲。和颜色,奉晨昏,至诚熏蒸通神明。”传者一失于正,遂致庾肩吾有“拂匣看离扇,开箱见别衣”。吴筠有“春风惊我心,秋露伤君发。”至卢仝则云:“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朱箔天之涯。”岂亦传习之误耶?或谓仝此诗自有所寓云。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 刘云:奇怪浓丽而不妖,是之谓畅。

明高棅《唐诗品汇》

# 卢仝曰:“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孙太初曰:“夜来梦到西湖路,白石滩头鹤是君。”此从玉川变化,亦有风致。

明谢榛《四溟诗话》

# 周埏曰:此托言以喻己之所思莫致也。意谓遇合无常,盈虚有数,故士为知己者用。既为所弃隔,虽怀才欲奏,亦徒劳梦想矣。与《楼上女儿曲》、《思君吟》皆思君致身不遇之词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烟波万叠。

清王渔洋《唐贤小三昧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金陵图》

下一篇:唐·李白《长相思(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