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lín
shí
yǒng
·
·
zhú
zhāi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1
lǐn
lǐn
bīng
shuāng
jié
xiū
xiū
xuě
shēn
biàn
便
wén
yǒu
yuè
chuán
shén

译文

竹子有着在凛凛冰霜中坚守的气节,也有着修长如玉雪般的身姿。即使没有文与可这样的画家来画它,没有月光来为它增添神韵。

逐句剖析

"凛凛冰霜节":竹子有着在凛凛冰霜中坚守的气节,

# 凛凛:可敬畏貌。意竹有耐严寒御冰霜、坚贞不渝之节操。

"修修玉雪身":也有着修长如玉雪般的身姿。

# 雪身:喻竹清净无尘如雪之白。,玉:指竹。,修修:修长整齐。

"便无文与可":即使没有文与可这样的画家来画它,

# 文与可:北宋画家文同。

"不有月传神":没有月光来为它增添神韵。

# 传神: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或物,其神情姿态逼真。此指月下竹影婵娟秀美姿态,展韵传神。传:一作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芗林五十咏·竹斋》是宋代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1190年其送金国使者返程途中。诗中描绘竹子在冰霜中气节凛然、身姿如玉雪的形象,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竹表达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全诗简洁自然,以物喻人,富有深意,展现出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竹子在冰霜中坚守气节、身姿高洁的模样,借对竹子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写竹子在冰霜中仍保持气节,身姿高洁的特点,借竹子表达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赞美。用典:“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文与可即北宋著名画家文同,以善画竹而闻名。他对竹子进行细致观察和研究,画竹技艺高超,胸有成竹的典故就与他有关。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详细记载了文与可的画竹理论与成就,使得文与可画竹之名广为流传。

3. 分段赏析

《芗林五十咏·竹斋》第一句“凛凛冰霜节,脩脩玉雪身”,从形象角度,生动地勾勒出竹子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凛凛”“脩脩”两个叠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同时“冰霜节”“玉雪身”从炼字方面,精准地描绘出竹子在冰霜中仍坚守气节,身形美好似玉雪的特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赏。第二句“便无文与可,不有月传神”,从内容主题角度,即便没有像文与可这样善于画竹的人,月光下的竹子依然有着独特的神韵,借对竹子神韵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竹子所代表的那种自然、高洁之美的喜爱与推崇,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芗林五十咏(其二十三·白鹤亭)》

下一篇:宋·杨万里《春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