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o
pàn
guān
dōng
yùn
zhī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1
xiāng
jiāng
xiǎo
yuè
zhào
sòng
chē
chén
zhì
guī
xīn
shī
qiān
shǒu
shí
chéng
xìng
gèng
sān
yǎn
biān
zhǐ
tiān
shuì
bié
hòu
rén
shàng
shā
zhuī
kuài
wèi
gān
zhí
zuò
shuǐ
zhōng

译文

湘江上清晨的月亮照着友人离去时的衣裳,我一直目送着友人车马扬起的尘土,直到天色将近黄昏。友人归途中大概能写出成百上千首新诗,什么时候我们能再趁着兴致重游三吾之地。眼前的世俗事物只会让人增添困意,与故人分别后,不知道他是否变得清瘦了。我还想要像艰难爬行的螃蟹那样努力追赶骏马奔腾的步伐,不甘心只做那悠闲漂浮在水中的野鸭。

逐句剖析

"湘江晓月照离裾":湘江上清晨的月亮照着友人离去时的衣裳,

"目送车尘至欲晡":我一直目送着友人车马扬起的尘土,直到天色将近黄昏。

"归路新诗合千首":友人归途中大概能写出成百上千首新诗,

"几时乘兴更三吾":什么时候我们能再趁着兴致重游三吾之地。

"眼边俗物只添睡":眼前的世俗事物只会让人增添困意,

"别后故人何似臞":与故人分别后,不知道他是否变得清瘦了。

"尚策爬沙追历块":我还想要像艰难爬行的螃蟹那样努力追赶骏马奔腾的步伐,

"未甘直作水中凫":不甘心只做那悠闲漂浮在水中的野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送别友人后的思念为主题,通过描绘湘江晓月、车尘渐远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萧东夫的深切牵挂与勉励之情。诗中前两联“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以白描手法勾勒出送别时的时空画面,后两联“眼边俗物只添睡,别後故人何似臞。尚策爬沙追历块,未甘直作水中凫”则通过“水中凫”的比喻,既倾诉了对友人近况的关切,又传递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既继承了宋诗理趣交融的特点,又体现了杨万里“诚斋体”活泼轻快的风格。诗中“尚策爬沙追历块”一句以螃蟹爬行喻指人生道路的艰难,展现了诗人虽处逆境仍不甘平庸的精神境界。作为一首典型的唱和诗,它既展现了宋代文人以诗会友的风雅传统,又通过精炼的意象组合和口语化的表达,使友情主题具有跨越时代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如“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湘江边晓月映照友人离去的身影,以及自己目送车尘直至黄昏的画面,不加过多修饰,便将送别场景生动呈现。对比:“尚策爬沙追历块,未甘直作水中凫”,把自己努力奋进如同艰难爬行却仍追逐快速前行的状态,与甘于像水中野鸭般悠闲安逸的状态相对比,突出诗人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态度。用典:“几时乘兴更三吾”中“三吾”运用典故,既实指永州的一些地名,又借典故传达出对友人再次同游此地、共赏佳景的期待,丰富了诗歌内涵。

2. 分段赏析

首联“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描绘了湘江边晓月洒在友人离去的衣摆上,诗人久久伫立,目送车尘直至黄昏时分,以白描手法营造出离别时的惆怅氛围,传递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颔联“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想象友人归途中创作新诗,又盼何时能再一同乘兴游历“三吾”之地,既表达对友人文学创作的赞赏,又寄托了对重聚同游的期待。颈联“眼边俗物只添睡,别後故人何似臞”,将身边令人厌烦的俗物与牵挂的故人对比,感慨俗物让人昏昏欲睡,担忧分别后友人是否清瘦,体现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尾联“尚策爬沙追历块,未甘直作水中凫”,运用比喻,以自己如艰难爬行却仍奋力追赶的姿态,与甘愿像水中悠闲野鸭形成反差,展现诗人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精神,也暗含对友人的勉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题谢昌国桂山堂》

下一篇:宋·杨万里《华镗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