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走马绍兴间":在绍兴年间一同骑马看花,
"彼此春风各少年":彼此都是春风得意的少年。
"黄甲诸儒今几许":如今考中黄甲的儒者还有多少,
"白头同舍省东偏":我和你都已白发苍苍且在省东偏任职。
"昨宵归梦月千里":昨夜梦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余债欠君诗两篇":还欠你两首诗。
"已乞闽山一窠阙":已经请求到闽山的一个职位,
"老身只要早归田":我只想早日归隐田园。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开篇点明时间是绍兴年间,描绘了两人看花走马的情景,“春风”既指自然的春风,也象征着青春年少的意气风发,展现出两人年少时交往的美好画面,奠定了全诗回忆往昔的基调。颔联“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黄甲诸儒”指考中黄甲的儒者,如今已所剩不多,而自己和友人已是白发苍苍,还在省东偏一同为官,通过今昔对比,感慨时光飞逝、人事变迁,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颈联“昨宵归梦月千里,余债欠君诗两篇”,写昨夜梦到千里之外的友人,体现出对友人的牵挂,“余债欠君诗两篇”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进一步强调了与友人的情感联系。尾联“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表明自己已请求到闽山任职,只希望能早日归田,传达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在送别友人的情境下,也流露出对自身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