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一带槛前横":寒冷的水流如带般横在栏杆前,
"落日诸峰霞外明":落日下众多山峰在云霞之外显得格外明亮。
"水断新洲添五里":新洲水枯不通舟,需绕道多行五里路,
# 水断新洲添五里:谓新洲水枯不通舟,需绕道多行五里路。
"客寻旧路却重行":旅客寻找旧路却要重新走。
"江车自转非人蹈":江中的水车自行转动而不是人踩踏,
# 江车:以水流为动力之水车。
"沙碓长舂彻夜鸣":沙滩上的水碓整夜舂米发出声响。
# 沙碓:沙滩边以水流为动力之水碓。
"畴昔稚桑今秃树":从前的稚嫩桑树如今成了秃树,
"如何白发不教生":怎能不长出白发。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全诗借旅途所见的自然与生活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匆匆、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悟。
2. 分段赏析
首联:“寒流一带槛前横,落日诸峰霞外明”,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寒冷的水流如带般横在槛前,夕阳西下,余晖映照,远处的山峰在云霞之外显得格外明亮。此联从视觉角度入手,一动一静,寒流的流动与诸峰的静立相互映衬,展现出杳濑傍晚独特的美景,奠定了全诗清新自然的基调,也表达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与欣赏。颔联:“水断新洲添五里,客寻旧路却重行”,此联写水路发生了变化,新的沙洲出现使水流阻断,行程因此增加了五里,诗人寻找旧路却不得不重新走。这里既体现了杳濑地理环境的动态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意外与波折,增添了旅途的生活气息,同时为下文对时光变化的感慨做铺垫。颈联:“江车自转非人踏,沙碓长舂彻夜鸣”,描绘了杳濑独特的生活场景,江中的水车自行转动,并非人力踩踏,沙滩上的水碓整夜舂米发出声响。“自转”和“彻夜鸣”生动地表现出这些劳作场景的持续,让读者感受到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生活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观察与新奇之感。尾联:“畴昔稚桑今秃树,如何白发不教生”,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过去,曾经的稚嫩桑树如今已变成秃树,由此感慨时光的流逝。以树的变化类比人的变化,反问自己怎能不生出白发,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推向高潮,表达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喟叹,使全诗的情感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