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随千骑赴毗陵":我年纪大了还随着众多骑马的随从赶赴毗陵,
"骑吏朝来有喜声":早上骑吏传来令人高兴的消息。
"未到常山三十里":还没到达常山还有三十里的路程,
"此身已在浙中行":我的身体却已经进入浙江境内了。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行旅诗,叙述了前往毗陵途中的见闻与心境,传达出诗人心情的愉悦。
2. 写作手法
夸张:“老随千骑赴毗陵”中的“千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随从之多,渲染出一种宏大的场面,也表现出诗人受重用后的得意之感。正衬:以轻快的马蹄声和诗人轻松的心境相互衬托,马蹄声“得得”衬托出诗人心情的愉悦,而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马蹄声仿佛更具喜意。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开篇点题,诗人直言自己虽已年近花甲,却有幸跟随众多随从奔赴毗陵任职。一个“老”字,尽显岁月沧桑,既感慨时光流逝,又难掩临老被重用的欣喜,为全诗奠定轻快基调。第二句写出,清晨骑吏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将单纯的马蹄声与“喜声”相连,马蹄的“得得”声仿佛都沾染了喜悦的情绪,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欢快。第三句承接上文行程,点明距离常山还有三十里路程。看似平实的叙述,实则从侧面展现出行程的推进。诗人在轻快心情的驱使下,对距离的感知变得敏锐,也让读者感受到其急于到达目的地的心情。第四句写出诗人尚未抵达常山,却已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浙江境内,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因心情愉悦而觉得路程缩短,时间过得飞快。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在赴任途中的欢快与憧憬。
上一篇:宋·杨万里《春日六绝句》
下一篇:宋·杨万里《春日六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