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一雨半雕零":樱桃经过一场雨后,有一半凋零了,
"更与黄鹂翠羽争":剩下的还与黄鹂的翠羽相互争艳。
"计会小风留紫脆":微风似乎在设法留住樱桃的紫嫩脆爽,
"殷勤落日弄红明":落日则殷勤地映照使樱桃更加鲜红明艳。
"摘来珠颗光如湿":采摘下来的樱桃像珍珠一样光亮湿润,
"走下金盘不待倾":在金盘中活泼滚动,似乎不等盘子倾斜就自己跑起来。
"天上荐新旧分赐":樱桃曾用于天上祭祀后按旧例分赐众人,
"儿童犹解忆寅清":连儿童都还记得往昔宫廷中的这些事情。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计会小风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红明”,赋予“小风”“落日”以人的情感和行为,“计会”“殷勤”生动地表现出微风似乎在设法留住樱桃的鲜嫩,落日则用心地让樱桃更显明艳,使诗句充满生机与趣味。比喻:“摘来珠颗光如湿”,把樱桃比作光亮湿润的珍珠,形象地写出了樱桃的圆润、光泽以及新鲜的状态,让读者对樱桃的外观有更直观的感受。细节描写:“走下金盘不待倾”,通过对樱桃在盘中灵动状态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樱桃的活泼,从侧面体现出樱桃的新鲜与诱人。
2. 分段赏析
“樱桃一雨半彫零,更与黄鹂翠羽争”,首联开篇描绘了樱桃在雨中凋零的景象,同时与黄鹂翠羽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画面感,为后文对樱桃的进一步描写做铺垫。“计会小风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红明”,颔联运用拟人手法,细致地刻画了微风和落日与樱桃之间的互动,突出了樱桃的鲜嫩和明艳,使樱桃的形象更加生动。“摘来珠颗光如湿,走下金盘不待倾”,颈联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写出了采摘下来的樱桃的新鲜和活泼,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樱桃的诱人模样。“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尾联由樱桃联想到其曾用于祭祀后分赐的用途,以及儿童对往昔宫廷旧事的记忆,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引发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上一篇:宋·杨万里《西湖晚归》
下一篇:宋·杨万里《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