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只愿酒难醒":人到老年只希望一直沉醉在酒中不要醒来,
"酒力才醒梦便惊":酒力刚刚消退,梦境就消散,人也随之惊醒。
"露滴新寒欺病骨":露珠滴落,带着新添的寒意,侵袭着我这病弱的身躯,
"宦游如梦记平生":一生的宦游经历就像一场梦,如今都成了回忆。
"深山五鼓鸡吹角":深山里五更时分,公鸡像吹号角一样打鸣,
"落月一窗鹅打更":窗前落下的月亮,仿佛一只鹅在打着更。
"等待晓光琱好句":我等待着天亮的光线来雕琢美妙的诗句,
"晓光未白句先成":然而天色还未亮,诗句却已经先写成了。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分段赏析
“老来只愿酒难醒,酒力才醒梦便惊。”首联直接刻画了诗人年老后矛盾又无奈的心态。“只愿酒难醒”体现出他借酒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渴望,或许是因为现实中有太多不如意,让他只想沉浸在酒的世界里。“酒力才醒梦便惊”则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酒醒后面对现实,梦境的破灭让他感到惊恐,为全诗奠定了感伤、无奈的基调。“露滴新寒欺病骨,宦游如梦记平生。”颔联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生感慨进一步深化主题。“露滴新寒欺病骨”,寒露带着新添的寒意侵袭着诗人病弱的身躯,“欺”字赋予寒露以人的情感,更凸显出诗人的凄凉与无助。“宦游如梦记平生”,诗人将一生的宦游经历比作一场梦,表达了对过去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充满了无奈和沧桑。“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颈联描绘了深山五更时分的独特景象。“鸡吹角”“鹅打更”运用了新奇的比喻,将鸡鸣比作吹角,落月比作鹅在打更,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种独特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羁旅之感。“等待晓光雕好句,晓光未白句先成。”尾联体现了诗人在孤寂夜晚的情感涌动。“等待晓光雕好句”表明诗人在等待天亮,试图在宁静的时光中雕琢美妙的诗句,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创作的热情。而“晓光未白句先成”则出人意料,说明诗人在不经意间诗兴大发,诗句先成,生动地表现出他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暗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 作品点评
诗人突破传统失眠诗的窠臼,将生理上的不寐体验与“宦游如梦”的哲理思考相融合,拓展了该主题的表现维度。“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等新颖意象组合,既生动呈现民间生活气息,又蕴含深邃意趣。正如明代胡应麟《诗薮》所评,杨万里“以俗为雅”的艺术手法在这组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将寻常物象提炼为诗意表达,既不失生活本真,又保持了诗歌的隽永韵味。
上一篇:宋·杨万里《观化》
下一篇:宋·杨万里《过黄巢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