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早作月满阶":隐士早起,月光铺满台阶,
# 早:一作蚕,一作蚤。
"月随幽人登舫斋":月光跟随隐士登上船形书斋。
"推门欲开犹未开":伸手推门还未完全打开,
"猛香排门扑我怀":浓烈香气推门直扑入我怀。
"径从鼻孔上灌顶":香气径直从鼻孔冲上头顶,
"拂拂吹尽发底埃":轻拂间吹尽发间积尘。
"恍然堕我众香国":恍惚坠入众香缭绕的国度,
"欲问何祥无处觅":欲寻祥瑞之源却无处可觅。
"冥搜一室一物无":暗搜室内空无一物,
"瓶里一枝梅的皪":唯见瓶中一枝梅花皎洁鲜明。
"平生为梅判断肠":平生为梅花倾尽心神,
"何曾知渠有许香":却不知它有如此浓香。
"夜来偶忘挂南窗":昨夜偶然忘将它挂南窗,
"贮此幽馥万斛强":竟贮积了万斛幽香。
"却忆去年西湖上":忽忆去年西湖畔,
"锦屏下瞰千青嶂":锦绣屏风下俯瞰千重青山。
"谷深梅盛一万株":深谷中万株梅花盛放,
"十顷雪花浮欲涨":十顷花海如雪浪翻涌。
"是时雨后初晴前":那时是雨后初晴,
"日光烘花香作烟":日光蒸腾花香化作烟霞。
"政如新火炷博山":恰似新火点燃博山炉,
# 博:一作传。
"蒸出沉水和龙涎":蒸出沉水香与龙涎香。
# 蒸:一作逐。
"醉登绝顶撼疏影":醉登山顶摇动梅枝疏影,
"掇蕊餐花照冰井":采撷花蕊映照冰井。
# 蕊:一作叶。
"蜀人老张同舍郎":蜀人老张同舍的挚友,
"唤作谪仙侬笑领":笑称我谪仙我欣然应和。
"如今茅屋卧山村":而今栖身山村茅屋,
"更无载酒来叩门":再无载酒访客叩门。
"一尊孤斟懒论文":独饮一杯懒论诗文,
"犹有梅花是故人":幸有瓶中梅花如故友相伴。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讲述了杨万里在离京饯行时赏梅、采梅的经历,既展现了梅花的动人风姿,也表达出诗人在仕途转折阶段的复杂情感。
2. 分段赏析
首六句“幽人早作月满阶,月随幽人登舫斋。推门欲开犹未开,猛香排门扑我怀。径从鼻孔上灌顶,拂拂吹尽发底埃”,以月夜推门闻香切入,营造幽寂氛围。“月满阶”与“登舫斋”描绘出隐士踏月独行的清冷画面。“猛香排门扑我怀”运用拟人手法突显梅香之浓烈,一个“排”字赋予香气冲破门障的画面;“灌顶”“拂拂”则通过通感表现香气直贯头顶、涤净尘垢的穿透的感觉,暗示梅花高洁之气对诗人精神的净化。次六句“恍然堕我众香国,欲问何祥无处觅。冥搜一室一物无,瓶里一枝梅的皪。平生为梅判断肠,何曾知渠有许香”,由虚转实,点明香源。“众香国”借佛典喻指梅香超凡脱俗;“冥搜”至“瓶里一枝梅”的转折,凸显瓶中梅于静谧中发出的冲击,“的皪”(鲜明)二字描绘梅枝光彩交相辉映,而“平生为梅判断肠”的自嘲,更反衬出此次邂逅之香超乎既往认知,为梅的幽馥注入了生命。中十句“夜来偶忘挂南窗,贮此幽馥万斛强。却忆去年西湖上,锦屏下瞰千青嶂。谷深梅盛一万株,十顷雪花浮欲涨。是时雨后初晴前,日光烘花香作烟。政如新火炷博山,蒸出沉水和龙涎”,由瓶梅触发对西湖梅海的追忆。以“万斛强”量化幽香,对比“十顷雪花浮欲涨”的西湖梅林盛景,前者凝缩于瓶,后者铺展于谷,尺幅反差间共同彰显梅之磅礴生命力。“日光烘花香作烟”巧用通感,将视觉、嗅觉、动态交融,而“新火炷博山”香炉焚香之喻,将梅香比拟名贵沉香与龙涎,既显其馥郁珍异,又暗扣佛寺禅意,呼应前文“众香国”。“醉登绝顶撼疏影,掇蕊餐花照冰井。蜀人老张同舍郎,唤作谪仙侬笑领”四句,描写醉赏梅花之人事。“撼疏影”之“撼”字,既写醉态踉跄中梅枝摇曳,也透露出豪情,“掇蕊餐花”以狂放举止彰爱梅之痴,冰井倒影更添清寒意境。老张被呼“谪仙”,既以李白自况显超逸襟怀,亦以笑谑冲淡孤高,暗藏知音共赏的温情。末四句“如今茅屋卧山村,更无载酒来叩门。一尊孤斟懒论文,犹有梅花是故人”,折返现实山村境况。“茅屋孤斟”与“载酒论文”对比,在今昔孤寂落差中,“犹有梅花是故人”戛然结束,“故人”之喻,将梅花拟人,它不随世事变迁而离弃,成为诗人落魄中的精神知己。此句既呼应开篇瓶梅,又升华为士人坚守高洁的象征,在“懒论文”的颓唐底色中,依然绽放出孤傲的光芒。
上一篇:宋·杨万里《读笠泽丛书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杨万里《千叶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