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水似蓝":西塞山峻峭葱翠水色呈蔚蓝,
# 水似蓝:出自白居易《忆江南三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植物名。其叶可制蓝色染料,即靛青。叶如蓼,又称蓼蓝。
"乱云如絮满澄潭":纷乱的云朵如絮般飘浮映满澄澈江潭。
# 澄潭:清澄之谭也。,乱云:纷乱之云。
"孤峰渐映湓城北":庐山孤峰在湓城北若隐若现,
# 湓城:县名,隋改彭蠡县置,唐改为浔阳县。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孤峰:独峰。
"片月斜生梦泽南":空中半月渐渐斜挂在梦泽南。
# 梦泽:云梦泽,即今洞庭湖。,片月:半月也。
"爨动晓烟烹紫蕨":春炊晓烟袅袅烹煮紫茎蕨菜,
# 蕨:一作“鳜(guì)”。,晓烟:早上之炊烟。,爨:烧火做饭。《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露和香蒂摘黄柑":秋露滋润香蒂采摘橙色黄柑。
# 黄柑:橘子的一种。,香蒂:黄柑之蒂。
"他年却棹扁舟去":期望将来独驾扁舟而去,
# 扁舟:小船。
"终傍芦花结一庵":最终傍江滩芦苇花结一茅庵。
# 一庵:一座茅屋。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在艺术创作手法上,诗的前两联开篇便直入主题,直接描绘眼前所见之景,于不动声色间巧妙暗示出诗人的行踪与旅途轨迹。而后两联则笔锋轻转,着力赞美西塞山周边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物产,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此地的喜爱与倾慕。最后,诗人以他日愿在此结庐而居的美好期许作结,整首诗洋溢着轻快愉悦的氛围,全然不见对世事盛衰兴亡的感慨与喟叹,读来只觉清新隽永,令人心生欢喜。
2. 写作手法
铺垫:“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紫蕨的鲜嫩、黄柑的甘香,暗含诗人对淳朴生活的向往。这种对“当下美好”的捕捉,与尾联“终傍芦花”的“未来期许”形成递进,展现自己的归隐之志。
3. 分段赏析
首联两句,一着眼于水,一聚焦于山,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水似蓝”,短短三字,便将西塞山前江水的独特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地水深难测,江右西塞山势峻峭挺拔,山间葱茏的草色宛如一层翠绿的纱幕,倒映在江水中,使得江水呈现出澄澈而深邃的蔚蓝色。此句看似仅在写水,实则山的影子早已悄然融入其中,山水相依,浑然一体。次句转而描绘山势,“乱云如絮”四字,将山间那起伏缠绕的云层刻画得栩栩如生。云层宛如轻盈飘逸的花絮,在山峦间肆意飘荡,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若非山势高峻险峻,又怎能有如此奇妙壮观的景象?这缥缈起伏的乱云,不仅弥漫在山间,还悠悠地飘荡在江面上,巧妙地将山势与水面衔接在一起。故而此句虽着重写山,但水的神韵亦蕴含其中。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想象,置身于那片蔚蓝平静的江面之上,身旁是陡峭如削的山势,头顶是缥缈起伏的云絮,那强烈的对比与奇妙的融合,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颔联之妙,抬眼前瞻,湓城北那座巍峨的庐山,在行舟的缓缓推进下,由朦胧而渐显清晰,其轮廓于水天相接处缓缓勾勒,仿佛是大地与苍穹共同绘就的一幅水墨丹青,“渐映”二字,精准地捕捉了这一由远及近、由虚入实的视觉渐变过程,让人仿佛能亲身感受到舟行时那份期待与惊喜交织的心境。回首来路,云梦泽之南的天际线上,一弯新月斜挂苍穹,它似乎也在随着行舟的移动而渐渐偏移,其清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为这趟旅程添上了一抹静谧而悠远的诗意。“斜生”一词,不仅描绘了月亮在天幕中缓缓倾斜的轨迹,更巧妙地暗示了时间的悄然流逝,使得整幅画面在静态中蕴含着动态的美,于无声处传递出时光流转的韵律。颈联笔锋一转,由前两联对实景的细腻勾勒,悄然步入虚笔之境,思绪随之飞扬。此联不再拘泥于眼前具体景物的描绘,而是以一种更为灵动、飘逸的笔触,与先前置身于那奇妙山水环境中所生发的独特感受遥相呼应。它宛如一座桥梁,巧妙地将前文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后文所抒发的归隐之志紧密相连,为末尾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归隐之愿做了自然而有力的铺垫,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连贯、流畅,意境也愈发深远悠长。尾联这两句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年却棹扁舟去”,表明诗人希望将来能够驾着一叶扁舟离开这里,去追求一种更加自由、宁静的生活。“终傍芦花结一庵”,进一步明确了诗人的理想归宿,他希望能够在芦花丛生的地方建造一座简陋的茅庵,从此过上隐居的生活。
4. 作品点评
从全诗来看,前两联虽以含蓄之笔暗示行踪,对西塞山独特的地势与环境展开了生动描绘,第三联以满含倾慕之情,对当地烹煮紫蕨、采摘黄柑的田园生活进行虚笔赞美。不仅如此,整首诗在达意上较为准确。此外,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展现的细微精炼。用词细微精炼,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精准地传达出丰富的内涵。在达意上,更是准确无误,让读者能够深刻领会诗中的情感与意境。同时,在追求七律诗成熟技巧的运用上,作者也表现得造诣深厚。
# 水如蓝,映山色也;乱云飞絮,从山而下也。三、四言入望东西之景。紫鳜出于江潭,黄柑实于山柚,句法串插,有情有色。如此幽闲风物,所以思结茅于侧耳。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
# 全篇画面跳荡活泼,结构井然有序,既体现出舟行水上、移步换景的特色,又展露出精心组接的高超技艺。如颔联将所写庐山、梦泽两个空间悬隔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组接起来,营造出渺远辽阔的境界;颈联合写分别采食于仲春时节、秋冬之际的紫蕨、黄柑,则又可以概括性地展现出此地一年四季的美味物产。
现代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谢永芳《韦庄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
上一篇: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下一篇:唐·贾岛《暮过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