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chéng
fǎng
访
dǎng
yīn
宿
zhāi
guǎ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guān
wài
xún
jūn
xìn
màn
chéng
shī
rèn
tiān
huā
zhī
dào
yǎn
chūn
xiāng
zhào
shān
qīn
wǎn
jīn
xiào
tán
hái
gòng
jīng
nián
láo
nán
shēng
líng
luò
guī
xīn
lǎn
duō
xiè
yīn
qín

译文

我骑着马,在关外追寻你的踪迹,随意间吟成诗句,一切都任随自然的天性。鲜艳的花枝映入眼帘,仿佛春天在与我相互映照,傍晚时分,山色环绕,仿佛要侵染我的衣衫,我陶醉其中而不自觉。今日能与友人一起欢笑谈论,实在是令人欣喜,多年来在仕途上的辛劳与安逸,本来就难以均衡。我的人生境遇零落坎坷,归隐之心已经有些倦怠,真要多谢那殷勤啼叫的杜鹃鸟(似乎在提醒我归乡)。

逐句剖析

"关外寻君信马蹄":我骑着马,在关外追寻你的踪迹,

"漫成诗句任天倪":随意间吟成诗句,一切都任随自然的天性。

"花枝到眼春相照":鲜艳的花枝映入眼帘,仿佛春天在与我相互映照,

# 照:张本作映。

"山色侵衣晚自迷":傍晚时分,山色环绕,仿佛要侵染我的衣衫,我陶醉其中而不自觉。

"今日笑谈还喜共":今日能与友人一起欢笑谈论,实在是令人欣喜,

# 喜:龙舒本作许。

"经年劳逸固难齐":多年来在仕途上的辛劳与安逸,本来就难以均衡。

"生涯零落归心懒":我的人生境遇零落坎坷,归隐之心已经有些倦怠,

"多谢殷勤杜宇啼":真要多谢那殷勤啼叫的杜鹃鸟(似乎在提醒我归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以出城访友为题材,描绘了访友途中所见春日美景与相聚情形,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开篇点明访友,颔联借“花枝”“山色”展现春景之美,颈联将相聚欢乐与经年劳逸对比,尾联借杜宇啼声表复杂心境。诗运用借景抒情、对比、用典等手法,情感细腻深沉。此诗典型体现了其诗歌借景表意、于日常中见思考的特点,质朴语言中蕴含丰富情感,对研究其创作风格与心路历程意义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态,如“春相照”暗示花枝与诗人的情感互动,“山色侵衣”将山色描绘为主动亲近诗人的动态形象。借景抒情:通过“花枝到眼”“山色侵衣”等春日景象,含蓄抒发访友途中的愉悦心境与对自然之美的陶醉。对比:颈联“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以欢聚的短暂与劳逸的漫长形成时空对比,强化人生感慨。以景结情:尾句“多谢殷勤杜宇啼”借杜鹃啼鸣隐喻归乡之愿,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为自然意象,余韵悠长。对偶:颔联“花枝到眼春相照,山色侵衣晚自迷”与颈联“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对仗工整,前者描绘视觉与触觉的春日体验,后者转向情感与哲理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首联“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点明出城访友的缘由,“信马蹄”写出访友时的悠然随性,“漫成诗句”体现诗人作诗时的自然洒脱,任随自然的天性。颔联“花枝到眼春相照,山色侵衣晚自迷”,运用拟人手法,“春相照”“山色侵衣”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描绘出春日里花枝映入眼帘、山色环绕仿佛亲近诗人的景象,同时“晚自迷”也暗示诗人陶醉于这美景之中,流连忘返。颈联“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由景及人,从眼前与友人相聚的欢乐笑谈,转到对多年来自身劳逸不均的感慨,将相聚的短暂喜悦与仕途的长久艰辛形成对比,深化了情感。尾联“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生涯零落”直接表明自己仕途的坎坷不顺,“归心懒”体现出对官场的倦怠,渴望归隐的心情,“多谢殷勤杜宇啼”则借杜鹃啼叫,进一步强化了归乡之意,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偶成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安石《收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