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féng
yuán
sān
shǒu
sā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bǎi
nián
xiāng
wàng
shí
gōng
suì
zhī
xiàng
qióng
yīng
sǔn
fèn
fēi
huáng
duǎn
lín
mái
qún
kōng
zhōng
láng
jiù
ér
kāng
gāo
cái
yǒu
tóng
xiǎng
jiàn
jiāng
nán
yuán
shàng
shù
zhī
líng
luò
zhǐ
qián
fēng

译文

本指望你能在百年人生中建立济世的功绩,谁能料到你的人生竟如此穷困潦倒,英年早逝。鹰隼奋力高飞,而凤凰却羽翼短小难以翱翔,骐驎一般的英才竟被埋没,空剩凡马一般的庸才。像蔡邕那样,没有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学问事业,王逢原虽有高才,却只能与妻子一同面对生活的艰辛。想见江南原上你的墓前,定是树木凋零,纸钱在空中随风飘飞。

逐句剖析

"百年相望济时功":本指望你能在百年人生中建立济世的功绩,

"岁路何知向此穷":谁能料到你的人生竟如此穷困潦倒,英年早逝。

# 穷:终结。,岁路:年事,寿限。

"鹰隼奋飞凰羽短":鹰隼奋力高飞,而凤凰却羽翼短小难以翱翔,

# 凰:凤凰,喻贤良之士。,鹰隼:苍鹰一类猛禽,喻凶横奸佞。

"骐驎埋没马群空":骐驎一般的英才竟被埋没,空剩凡马一般的庸才。

# 马群空:语本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中郎旧业无儿付":像蔡邕那样,没有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学问事业,

# 中郎: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无子,有女蔡琰,博学能文。王令亦无子,有遗腹女,后嫁吴师礼。

"康子高才有妇同":王逢原虽有高才,却只能与妻子一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 康子: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慧,共守贫困。黔娄死,曾子往吊,问黔妻“何以为谥?”对曰:“先生以康为谥。”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王令妻为王安石姨妹,亦颇贤慧。

"想见江南原上墓":想见江南原上你的墓前,

# 江南原上墓:据王安石所撰墓志铭,王令于嘉祐四年九月初四日,葬于常州武进怀德南乡薛村之原。

"树枝零落纸钱风":定是树木凋零,纸钱在空中随风飘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思王逢原三首(其三)》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思王逢原三首》中的第三首。此诗为悼念友人王令(字逢原)而作。首联是作者对王令的思念、惋惜之辞,本期能建立匡时救世的之功,谁知却英年早逝;颔联暗喻王令一死,此后再没有出色人才;颈联接连化用两个典故,蔡邕博学多才,却没有子嗣继续家业;黔娄安贫乐道,幸有贤妇与他厮守一生;尾联化用白居易诗句句意,抒发对故友英年早逝的深切哀思。全诗感情深沉,蕴含着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以及对挚友离世的无尽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北宋中期,青年诗人王令字逢原,虽家境贫寒却坚守自我,无意仕途。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结束舒州通判任期,启程入京,途经高邮(今属江苏)。彼时,正在高邮等地讲学的王令,怀着敬仰之情,以一首《南山之田赠王介甫》求见。王安石被其卓越才华与高洁品行深深打动,自此与王令结下深厚情谊。不仅如此,王安石还将妻妹许配给王令,并凭借自身影响力四处宣扬其才学,使得王令的诗作得以广泛流传。可惜天妒英才,嘉祐四年(1059)六月,年仅二十八岁的王令溘然长逝。王安石悲痛万分,先后撰写挽辞与墓志铭寄托哀思。直至嘉祐五年(1060)秋,王安石仍难以释怀,再次写下三首诗作悼念这位故友。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悼亡诗。诗歌通过对友人王逢原才华的赞赏和对其不幸早逝的痛惜,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悲愤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词多处用典,贴切无痕,如“康子高才有妇同”一句,化用战国时齐隐士黔娄的典故:他安贫乐道,拒绝齐、鲁两国国君的聘请,与妻子过着淡泊的耕读生活,其妻贤惠,二人相濡以沫。王安石用此典故,说王逢原像黔娄一样有卓越才华却生活贫困,好在有贤惠的妻子相伴,突出了王逢原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和王逢原妻子的贤惠,也表达了诗人对王逢原的惋惜之情。化用:“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一句,化用白居易“风吹旷野纸钱灰,古墓无人春草绿”句意,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哀伤,让人仿佛也置身于那凄清的墓前,感受到诗人的悲痛。比喻:“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把那些无才却得势的人比作“鹰隼”,将才华出众的王逢原比作“凰”与“骐驎”,惜鹰隼奋飞,而凤凰羽毛不丰,不能远飞,这就好比骐驎被埋没在马群之中。表达王逢原虽有非凡才能,却生不逢时,在现实中无法施展抱负,只能被埋没的可悲境遇。

3. 分段赏析

首联“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是作者对王令的思念、惋惜之辞。诗人与王逢原本有着共同的志向,期望能在漫长岁月里一同成就济世之功,可谁能料到人生之路却在此戛然而止,王逢原英年早逝。一个“何知”,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震惊、悲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安石在《王逢原墓志铭》中写道,“以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者,将在于此”,对于王令,他始爱其文章,又爱其节行,此可作“相望济时功”的注脚。颔联“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写的是可惜鹰隼奋飞,而凤凰羽毛不丰,不能远飞,这就好比骐驎被埋没在马群之中。诗人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把那些无才却得势的人比作“鹰隼”,而将才华出众的王逢原比作“凰”与“骐驎”。“鹰隼奋飞”和“凰羽短”“骐驎埋没”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展现出王逢原虽有非凡才能,却生不逢时,在现实中无法施展抱负,只能被埋没的可悲境遇,表达出诗人对人才被压抑的愤懑之情。​“骐驎埋没马群空”化用韩愈“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之句,自出新意。颈联“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接连化用两个典故。“中郎”指东汉蔡邕,蔡邕博学多才,却没有子嗣继续家业;“康子”指黔娄,安贫乐道,却有贤妇与他厮守一生。王安石在诗中以东汉蔡邕比王令,流露出对其学术文章后继无人的惋惜。王令早年家境贫寒,一直未婚,直到二十七岁时,经王安石介绍,娶了王安石的妻妹吴氏。可惜婚后仅一年,王令就因病离世,留下怀有身孕的吴氏。王令才华出众,却未能有儿子继承他的学问与事业,恰似蔡邕的遗憾,这让王安石倍感痛惜。​而王安石以黔娄妻比王令妻吴氏,实则是对吴氏的高度称赞。《节妇夫人吴氏碣铭》载:“夫人抱始生之孤,往归母兄,丧除,议所适,雪涕自誓。屏居别墅,仅蔽风雨,恶衣粝食,人所不能堪。三十有五年,以终厥身,凛然古之节妇。”王安石说王令才高,夫人同心,并非空泛之语,而是源于吴氏用一生践行的坚贞与坚守,她与王令相互扶持,即便王令离世,仍以坚韧的意志守护着他们的家庭,这份深情与决心,值得被赞扬。​尾联“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诗人想象在江南的原野上,王逢原的坟墓前,树枝凋零,纸钱在风中飘荡。这一画面充满凄凉之感,诗人化用白居易“风吹旷野纸钱灰,古墓无人春草绿”句意,以“江南墓”“树枝零落纸钱风”的悲凉气氛作结,表达了自己内心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哀伤,给读者留下悠长的余韵,让人仿佛也置身于那凄清的墓前,感受到诗人的悲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王逢原较王介甫年轻十一岁,是介甫平生期许最高的挚友。他英年早逝,介甫有诗多首为之哀悼。唯斯人也而有斯友,实王逢原一生极不幸中之一幸。悼王逢原,即仿王逢原豪纵句法,哀悼诗中实为少见。

不详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瑞云《诗苑英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出金陵》

下一篇:宋·王安石《清明辇下怀金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