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míng
niǎn
xià
huái
怀
jīn
lí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chūn
yīn
tiān
cǎo
yān
shí
yǒu
fēi
huā
dào
biān
yuàn
luò
cháng
rén
chí
táng
fēng
màn
niǎo
piān
piān
yuán
huí
shǒu
sān
qiān
xīn
huǒ
shāng
xīn
liù
nián
qīng
gài
zào
shān
jìn
néng
chéng
xìng
jiǔ
jiā
mián

译文

春天阴天的天气里,草像烟雾一样,不时有飘落的花朵在道路旁飞舞。庭院里白昼变长,人很寂静,池塘边微风轻柔,鸟儿轻快地飞翔。回头遥望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新取的火种,让人伤心已有六七年了。青色车盖、黑色衣衫,不再有禁令限制,怎能趁着兴致在酒家入睡。

逐句剖析

"春阴天气草如烟":春天阴天的天气里,草像烟雾一样,

"时有飞花舞道边":不时有飘落的花朵在道路旁飞舞。

"院落日长人寂寂":庭院里白昼变长,人很寂静,

"池塘风慢鸟翩翩":池塘边微风轻柔,鸟儿轻快地飞翔。

"故园回首三千里":回头遥望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

"新火伤心六七年":新取的火种,让人伤心已有六七年了。

"青盖皂衫无复禁":青色车盖、黑色衣衫,不再有禁令限制,

"可能乘兴酒家眠":怎能趁着兴致在酒家入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明辇下怀金陵》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七言律诗。该诗写于作者身处开封之时,借清明时节之景抒发对故乡金陵的怀念。首联描绘春阴天气下,如烟的绿草与飞舞的落花之景;颔联以院落中漫长白昼的寂静和池塘边微风中翩飞的鸟儿,营造出清幽氛围。颈联“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直言故乡遥远,又因历经岁月变迁而心生伤感。尾联畅想自己若能摆脱拘束,便可乘兴在酒家眠宿。全诗运用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层次分明。从眼前之景到故乡之思,再到内心渴望,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身处官场的无奈之情表达得真挚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春阴天气草如烟”,将春阴下的草比作烟雾,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草在阴暗中朦胧、轻柔的姿态,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对偶:“院落日长人寂寂,池塘风慢鸟翩翩”,“院落”对“池塘”,“日长”对“风慢”,“人寂寂”对“鸟翩翩”,句式整齐,节奏和谐,通过对院落和池塘不同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生机的氛围。借景抒情:前两联描绘了春阴、飞花、寂寂的院落、翩翩的飞鸟等景象,诗人借这些春日之景,委婉地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对比:“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将距离故园的遥远“三千里”与离开的时间“六七年”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与故园的时空距离之远,强化了内心的伤感与思念。卒章显志:结尾“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直接表达出诗人对过去拘束生活的感慨,以及如今想要随性而为的心境,点明了诗歌的情感主旨。

2. 分段赏析

《清明辇下怀金陵》首联“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草如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在春阴的天气下,青草朦胧如烟的景象,“舞”字则赋予飞花以人的动作,使画面充满动态感。此联从视觉角度写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颔联“院落日长人寂寂,池塘风慢鸟翩翩”,“寂寂”“翩翩”形成鲜明对比,以动衬静。“日长”点明时间,写出白昼变长,诗人身处寂寥的院落,愈发感到孤独。而池塘边鸟儿在微风中翩翩飞舞,更增添了这种静谧与孤独之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颈联“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三千里”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故园金陵与当前所处之地的遥远距离,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六七年”则表明离乡已久,“伤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伤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尾联“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无复禁”暗示诗人身份地位的变化,“可能乘兴酒家眠”运用反问的表达方式,展现出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能够随性而为,在酒家尽情酣眠的愿望,隐含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其三)》

下一篇:宋·王安石《送赵燮之蜀永康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