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娇额半涂黄":像汉宫美人额间半涂的鹅黄妆,
"粉色凌寒透薄妆":梅花顶着粉色在严寒中透出淡雅的妆容。
"好借月魂来映烛":好想借月亮的清辉来映照烛火下的花影,
"恐随春梦去飞扬":又怕它像春梦般飘散飞扬。
"风亭把盏酬孤艳":在风亭中举杯,酬谢这独放的艳丽,
"雪径回舆认暗香":在雪路上回车,辨认那隐约的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如果不是为了调和羹汤,它也该结果了,
"直须留此占年芳":更要留着它占尽一年的芬芳。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首联“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以美人喻梅,别出心裁。“汉宫娇额半涂黄”化用寿阳公主梅花妆典故,将梅花比作额间涂黄的宫中美人;“粉色凌寒透薄妆”写梅花在严寒绽放,粉色花瓣如美人薄妆清丽,既点娇艳又凸显耐寒之质。颔联“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转写梅花与光影、时节关联。“借月魂映烛”绘月光烛影下梅花朦胧之美,赋其灵动神韵;“恐随春梦去飞扬”以拟人担忧写梅花易逝,隐含花期短暂之惜与美好难留之慨。颈联“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融入人活动与感知。“风亭把盏”写风亭举杯对梅,以“酬孤艳”表对梅花孤高欣赏;“雪径回舆认暗香”写雪径循香辨梅踪,显其“香远益清”特质。尾联“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由实用转精神价值。“不为调羹”指梅非仅为供人取用,“应结子”写其自然结果;“直须留此占年芳”直抒胸臆,赞其独傲寒冬、不媚世俗的品格。
上一篇:宋·王安石《和平甫招道光法师》
下一篇:宋·王安石《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