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的历抽新叶":荷花清晰鲜嫩地抽出了新的叶子,
"苜蓿阑干放晚花":傍晚时分,苜蓿花纵横交错地尽情开放着。
"白下门东春已老":白下门东边的春天已经到了暮晚时节,即将过去,
"莫鸣杨柳可藏鸦":不要鸣叫呀,杨柳的枝叶已经繁茂得可以藏住乌鸦了。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暮春时节芙蕖旧叶抽新、苜蓿肆意开花,以及杨柳藏鸦等景象,借暮春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春情绪。动静结合:“芙蕖的历抽新叶,苜蓿阑干放晚花”是静景,描绘芙蕖新叶、苜蓿晚花的静态之美;“莫鸣杨柳可藏鸦”暗示了乌鸦在杨柳间活动,为画面增添动态感,动静结合使诗歌画面更具层次感。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芙蕖的历抽新叶”,“的历”生动地描绘出芙蕖新叶清晰分明、鲜嫩欲滴地抽出的样子,展现出芙蕖的生机与活力。“苜蓿阑干放晚花”中,“阑干”形容苜蓿花错落纵横开放的姿态,在傍晚时分,苜蓿肆意绽放花朵,这一句描绘出暮春时节苜蓿花盛开的繁茂景象。这两句通过细腻刻画芙蕖和苜蓿的生长状态,展现了暮春时节仍有蓬勃的生命力,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铺垫。后两句:“白下门东春已老”点明地点“白下门东”,同时指出春天已到暮年,时光即将逝去。一个“老”字,赋予春天以人的衰老之感,饱含对春光流逝的感慨。“莫鸣杨柳可藏鸦”,表面是说杨柳可以藏住乌鸦,让它不要鸣叫,实则借景抒情,暮春的宁静中,藏在杨柳间的乌鸦若鸣叫,更添时光不再的惆怅,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时光匆匆、春景将逝的惜春之情。
下一篇:宋·王安石《酴醾金沙二花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