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王气消":数百年来帝王之气已经消散,
"难将前事问渔樵":难以将往昔旧事向渔樵询问。
# 前:张本作往。
"苑方秦地皆芜没":秦地的宫苑都已荒芜湮没,
"山借扬州更寂寥":依托扬州的山峦更显寂寥。
"荒埭暗鸡催月晓":荒凉土坝上暗鸡催促月亮破晓,
"空场老雉挟春骄":空旷场地里老雉带着春日骄气。
"豪华只有诸陵在":豪华景象只有众多陵墓存在,
"往往黄金出市朝":常常有黄金从集市朝廷出现。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介绍了数百年来王气消散,秦苑芜没、扬州山寂寥,荒埭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唯有诸陵存、黄金出市朝的情景,营造了苍凉氛围,表达了对朝代兴衰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患。
2. 写作手法
用典:“荒埭暗鸡催月晓”,巧用齐武帝鸡鸣埭打猎的典故,原指帝王逸乐,诗人借此暗讽统治者耽于享乐导致国势衰落。融情于景:“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通过描写秦地宫苑荒芜、扬州山色寂寥的景象,融入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首联“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此句写数百年来金陵的帝王之气已经消散,难以向渔樵询问往昔旧事。开篇点出历史兴衰主题,“王气消”奠定沉郁基调,“难将前事问”流露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颔联“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描写秦地的宫苑都已荒芜湮没,依托扬州的山峦更显寂寥。“芜没”“寂寥”描绘出衰败景象,借秦苑、扬州山的今昔对比,抒发对朝代更替的怅惘。颈联“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写荒凉的土坝上,暗处的鸡鸣叫着催促月亮西沉、黎明到来;空旷的场地里,老野鸡带着春日的骄气。运用典故与视听结合,既展现荒寂,又暗讽统治者逸乐误国。尾联“豪华祇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此句写昔日的豪华只有那些帝王陵墓留存,常常有陵墓中的黄金流入集市朝廷。以陵墓与黄金的对比,凸显繁华易逝,深化对历史兴衰无常的哲理思考。
上一篇:宋·王安石《松江》
下一篇:宋·王安石《即事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