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小弓鞋三寸罗":稳稳地穿着用三寸绫罗制成的小弓鞋。
"歌唇清韵一樱多":唱歌时嘴唇吐出的音韵如同樱桃般小巧而美妙。
"灯前秀艳总横波":在灯光之前,那秀丽的容颜总是带着盈盈水光。
"指下鸣泉清杳渺":手指下弹奏出的琴音如同清澈悠远的鸣泉,
"掌中回旋小婆娑":在手掌中舞动的姿态轻盈而美妙。
"明朝归路奈情何":明天回去的路途,该如何面对这满怀的情思呢。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赵令畤(106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初字景贶,字德麟,号聊复翁、藏六居士,涿郡(今属河北)人。元祐六年,签书颍州节度判官公事,时苏轼为知颍州,爱其才并荐于朝,后因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赵令畤博学经史,擅长诗词,其词风格清丽秀冶。周紫芝评其词为“乐府中绝唱”“妙丽清壮”。代表作品有《乌夜啼》《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清平乐》等。著有《侯鲭录》。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重辑其词为《聊复集》。
1. 分段赏析
“稳小弓鞋三寸罗”两句是对女子形象的细致刻画。“稳”字生动地描绘出女子轻盈稳健的步态,暗示其身姿的灵巧与优雅。“小弓鞋三寸罗”则具体描写了女子所穿的三寸绫罗小鞋,突出其小巧精致,从侧面展现出女子的娇俏与柔美。此句通过对女子足部穿着的细腻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仪态万千的女子形象,使读者对其外在美有了初步的感受。“歌唇清韵一樱多”两句进一步描绘女子的魅力。“歌唇清韵”形容女子唱歌时嘴唇吐出的音韵清脆悦耳,如同珠落玉盘般动听。“一樱多”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女子樱桃般的小嘴与美妙的歌声联系起来,仿佛她的歌声就如同樱桃般娇艳欲滴、令人陶醉。这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展现出女子歌声的优美动听,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动人,使读者对女子的才艺与美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灯前秀艳总横波”两句描绘出女子在灯前的迷人神态。“灯前”点明了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秀艳”直接形容女子的容貌艳丽秀美,“总横波”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眼神比作流动的水波,生动地表现出她眼神中的灵动与深情。此句通过对女子神态的细致刻画,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魅力与风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女子在灯前的迷人风采。“指下鸣泉清杳渺”两句描写女子的才艺。“指下鸣泉”形容女子弹奏乐曲时,手指下流淌出的琴音如同清澈悠远的鸣泉,清脆悦耳、余音袅袅。“清杳渺”则进一步强调了琴音的清幽深远,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掌中回旋小婆娑”则描绘女子在掌中舞动的姿态轻盈优美,如同翩翩起舞的精灵。“小婆娑”一词生动地表现出女子舞姿的灵动与活泼,使读者感受到女子才艺的高超与精湛。这两句通过对女子才艺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多才多艺与优雅气质。“明朝归路奈情何”两句则抒发了词人的离别之情。“明朝”点明了时间,暗示着离别的临近。“归路”则指出了词人即将踏上归途。“奈情何”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词人不知如何是好,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此句以直白而又深情的语言,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词人对女子的倾慕与离别的痛苦。
上一篇:宋·苏辙《幽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