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黄昏春雨霁":庭院里一片黄昏暮色春雨刚止。
# 霁:雨止天晴。
"一缕深心":一缕相爱之情,
"百种成牵系":化作百种牵挂心思。
# 百种成牵系:意与欧阳修《玉楼春》“一寸还成千万缕”近。牵系,牵挂。
"青翼蓦然来报喜":青鸟忽来报喜讯,
# 青翼蓦然来报喜:括“是夕,红娘复至,执彩笺以授张”事。青翼,即青鸟,代指红娘。
"鱼笺微谕相容意":彩笺上含蓄道出容留意。
# 鱼笺:鱼子笺的简称,此处代指信笺。
"待月西厢人不寐":在西厢等待月儿上升激动得难以入睡。
"帘影摇光":帘影在月光下摇曳不止,
"朱户犹慵闭":朱门又懒得关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忽见花枝触动院墙花瓣纷纷落地,
"分明疑是情人至":明明是却又怀疑是不是情人已来此。
"是夕红娘复至":这天晚上,红娘又来了,
"持彩笺以授张曰":她拿着彩色的信笺递给张生,说:
"崔所命也":这是崔小姐让我交给你的。
"题其篇云":信上写着:“
"明月三五夜":《明月三五夜》”
"其词曰":这首词写道:“
"待月西厢下":在明月照耀的西厢之下,
"迎风户半开":迎着微风,门儿半掩着。
"拂墙花影动":轻风吹过,花影在墙上摇曳晃动,
"疑是玉人来":我满心疑惑,以为是那心上人来了。
"奉劳歌伴":奉劝歌者再唱一遍,
"再和前声":依照之前的曲调。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赵令畤(106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初字景贶,字德麟,号聊复翁、藏六居士,涿郡(今属河北)人。元祐六年,签书颍州节度判官公事,时苏轼为知颍州,爱其才并荐于朝,后因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赵令畤博学经史,擅长诗词,其词风格清丽秀冶。周紫芝评其词为“乐府中绝唱”“妙丽清壮”。代表作品有《乌夜啼》《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清平乐》等。著有《侯鲭录》。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重辑其词为《聊复集》。
1. 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上片起首三句写独处孤馆的相思,从景写到情,都是“抑”。而后“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感情便突然扬起,于是抑扬起伏,构成了美妙的节奏。烘托:“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月光在竹帘间忽隐忽现,时而如希望的使者投下淡淡银辉,时而又似被阴云裹挟的精灵般倏然消逝。这光影的明灭,恰似心绪的波澜,这种以景色变化烘托情绪变化的手法,将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景致,令人心弦为之颤动。
2. 分段赏析
上片起首三句描绘出主人公独处孤馆时的相思之情。首句以高度凝练之笔,将当时那种迷离、清冷的环境勾勒而出,恰似舞台上的精致布景,瞬间就将读者的情绪引入词中情境。随后的两句,刻画主人公在收到彩笺之前的相思之态。词作者极为擅长锤炼字句与表意,“一缕”化作“百种”,不仅对仗工整,还生动地体现出思绪的纷繁复杂。“心”而被形容为“深”,精准地展现出主人公对其所爱之人的一往情深。“百种成牵系”则表明主人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所爱之人。以上三句从写景过渡到抒情,皆为“抑”,为后续的“扬”做了铺垫。直到“青翼”一句,情感陡然扬起,抑扬顿挫之间,形成美妙的节奏。“青翼”即青鸾,是传说里西王母的使者,此处用来借喻红娘。红娘送来彩笺,上面题着相约幽会的诗句。主人公接到这一喜讯,一整天的愁绪瞬间消散,由此引出下句:“鱼笺微谕相容意”。此句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下片词中女主人公莺莺的形象呼之欲出。“月西厢下”四句描写莺莺在西厢中悄悄地等待着月儿升起。没过多久,月到中天,如水的清辉洒在门口的帘子上,摇曳不定。门儿半开着,她的心也如同这帘上的月光,满是荡漾。“帘影”二句,写的是动态之景,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不宁,展现出其期待的热切。一会儿竹帘间透出几缕月光,好似透出一丝希望;一会儿月影又被云层遮住,仿佛希望随之破灭。这种借助景色变化来衬托情绪变化的手法,恰似心画心声,极具感染力。“朱户”一句承接前文,以“犹慵闭”三字最为精妙。莺莺久等张生不来,想把半开的门关上,却又懒得动手。一个“犹”字,将她那种欲关门又不舍得马上关门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结尾两句记叙女主人公在犹疑之时,忽然看到花枝摇动,花瓣纷纷飘落。她所期盼的张生来了,词情随之陡然扬起。此句灵感源自《会真记》中的《明月三五夜》诗,不过添上“红萼坠”三字,增强了动态感,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下句点明张生到来。“分明”与“疑是”看似矛盾,实则是一种转折,一会儿觉得真切无比,一会儿又如梦境一般,词情波澜起伏,富有变化,颇具深婉曲折之妙,给人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与美好的回味。
3. 作品点评
在这套鼓子词的既定情境里,张生收到了莺莺邀他幽会的彩笺,不禁满心欢喜。作者便借这首《蝶恋花》,来抒发张生内心的情愫。
上一篇:宋·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下一篇:宋·王安石《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