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liāo
chāi
pán
kǒng
què
nǎo
dài
yuān
yāng
luó
jiàn
shuí
jiāo
jìn
zhāi
shí
suǒ
dòng
fáng

译文

刚刚撩动我头上的雀钗,又逗弄我腰间绣带上的鸳鸯。啊!是谁教它吹近我的罗荐?吹开那守斋时要深锁的洞房。

逐句剖析

"撩钗盘孔雀":刚刚撩动我头上的雀钗,

# 盘孔雀:言钗上盘有孔雀形,风吹向钗上的孔雀,仿佛有意挑动。,钗:金钗,玉钗。,撩:挑动,撩拨。

"恼带拂鸳鸯":又逗弄我腰间绣带上的鸳鸯。

# 鸳鸯:绣有鸳鸯的锦带。,恼:有惹、撩拨、逗引意。

"罗荐谁教近":啊!是谁教它吹近我的罗荐?

# 罗荐:丝织的席褥。《汉武内传》:“帝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内外寂谧,以候云驾。”此句所说的“罗荐”,当是指用绮罗织成的地毯。

"斋时锁洞房":吹开那守斋时要深锁的洞房。

# 洞房: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斋时:斋戒的时日。斋,古人于祭祀或其它典礼前为清心寡欲而净身洁食,以示庄敬。此则指女冠诵经拜忏,祷祀祈福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风》由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五言绝句。诗以风为意象,实则描绘一位春情荡漾的年轻女冠。诗人运用形象化手法,细腻揣度其孤寂情怀。前两句写春风撩拂,似女子春心萌动;后两句言斋醮时洞房深锁,风仍试图靠近,展现欲拒还迎之态。全诗短短二十字,含义深广,生动刻画女子心境,以委婉笔触尽显其微妙情感,体现了李商隐诗歌含蓄蕴藉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风》是李商隐年轻时所写,大约创作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即其初上玉阳之年,处于玉阳恋情的热恋期。彼时李商隐初涉这段感情,满怀对爱情的憧憬与热忱,借风这一意象,将自己对恋人的情感以及二人之间欲拒还迎的微妙状态融入诗中,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艳诗。诗歌以风为意象,描绘了一位春情荡漾的年轻女冠在斋醮时虽因戒律深锁洞房,却难掩内心春心萌动、欲拒还迎的微妙状态,细腻地揣度出其孤寂情怀,表达了女冠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受清规束缚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的“风”象征着对女冠怀有情愫的男子,借风对女子的种种“撩拂”行为,象征男子对女子情感上的追求与撩动。细节描写:通过“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这样的细节,细致描绘出女子钗饰的转动、衣带的飘动,从侧面展现女子内心因春情萌动而表现出的外在动作变化。

3. 分段赏析

《风》前两句“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展现女子钗饰转动、衣带飘动,暗示其春心萌动;同时以“风”对女子的撩拂,暗喻男子对女冠的情感追求。后两句“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点明抒情主人公为修行之人,以表面对风靠近罗荐的疑问,暗示其斋时不能与恋人亲近的无奈,细腻刻画出女冠内心的孤寂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将其欲拒还迎的复杂心态展露无遗。

4. 作品点评

《风》是李商隐颇具特色的诗作,以独特的形象化手法,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写作特色鲜明,虽未产生广为传颂的名句,却凭借整体营造的意境与情感张力,在文学史上占据独特地位,体现了李商隐诗歌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的风格,为研究唐代女冠生活及爱情诗创作提供了独特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孔雀钗、鸳鸯带,风能撩之、拂之,惟有斋时洞房深锁,故不得近罗荐耳。恼带者,恼其拂鸳鸯之带也。谁教近者,谁肯教近也。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撩钗”“恼带”,犹之可也。若洞房深锁时,不得辄近罗荐耳。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冯钝吟曰:撩钗拂带,咏风之丽语也。洞房无人,风吹罗荐,寂莫光景,宛然在目。义山诗取境幽远,大率类此。程梦星曰:此亦刺女冠之流也。浩曰:斋时应锁洞房,风乃偏近罗荐,上二句正狎而玩之之象,程说得之。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 格意俱卑,愈巧愈下,不足观也。学“西昆”,切忌此等。

清纪昀《抄诗或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唐彦谦《春风四首》

下一篇:唐·杜甫《小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