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桃花正发":美艳的桃花在怒放,
# 发:开放。,夭桃:茂盛的桃树,出自《毛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秾李蕊方繁":灿烂的李花在盛开。
# 秾:花木繁盛貌。夭桃秾李:谓桃李艳盛之极。
"应候非争艳":是为了顺应物候,并非有意斗丽争妍,
# 应候:适应物候。
"成蹊不在言":即便默默无言,也因自身美好引得人们纷至沓来,树下自然踩出了小径。
"静中霞暗吐":静谧之中,桃花如同霞光暗暗吐绽,
"香处雪潜翻":芬芳之处,李花好似雪花悄然翻飞。
"得意摇风态":它们得意地在风中摇曳生姿,
"含情泣露痕":花瓣上的露珠仿佛饱含深情的泪痕。
"芬芳光上苑":花开之时,它们的芬芳照亮了上林苑,
# 上苑:上林苑。,光:荣耀。
"寂默委中园":花落之后,却寂寞地被遗弃在园中。
# 委:委弃。暗喻罢职幽居。
"赤白徒自许":那红的桃花、白的李花,徒然自我称许艳丽无双,
"幽芳谁与论":可它们清幽的芬芳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与它们评说呢。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李商隐借桃李花这一自然物象巧妙抒怀,他认为桃李花的声名远扬、备受瞩目,并非源于其刻意争奇斗艳、苦心钻营,而是因其自身具备灼灼芳华,待时机成熟,自然而然便赢得众人赞誉,一切皆是水到渠成。通过对桃李花的这番解读,李商隐委婉却深刻地表达出自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他无意在纷繁复杂、追名逐利的尘世中刻意钻营,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违背本心、曲意逢迎。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全诗借桃李的生长、开放、凋零过程,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桃李应候而开却不刻意争艳,恰似诗人虽有才华却不刻意追逐名利;桃李花落委于园中无人赏识,如同诗人罢职隐居后的寂寞境遇,借桃李形象深刻表达出自身怀才不遇之感。对比:“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将桃李花开时在上苑的风光与花落时在中园的寂寞进行对比,突出命运的无常与反差,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失落。拟人:“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把桃李赋予人的“得意”“含情”等情感与“摇风”“泣露”等姿态,使桃李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借桃李传达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一幅春日里桃花灼灼、李花繁茂的明丽景象,桃花娇艳欲滴,李花清新繁密,为全诗奠定了充满生机的基调。随后,“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巧妙承接上文,点出桃李顺应春日气候自然开放,并非为争奇斗艳,而因自身的美好引得众人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踏出小径,契合“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之意,在描绘自然现象的同时,蕴含着对质朴、自然之美的赞美。“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诗人以细腻笔触,将桃花比作悄然吐绽的霞光,把李花喻为静静翻飞的雪花,生动展现出桃李各自独特的神韵,且“静”与“暗”、“香”与“潜”的搭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氛围。“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赋予桃李以人的情感与姿态,桃李在风中摇曳似得意洋洋,花瓣上的露珠仿若含泪欲滴,实则隐喻诗人自身才华横溢却又情感细腻丰富,借桃李之态抒发内心复杂情绪。“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此句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桃李花开时在上苑中芬芳四溢、光彩照人,而花落时却寂寞地被遗弃在中园,无人问津。这种从繁华到落寞的巨大落差,不仅是桃李命运的写照,更是诗人借此暗示自身境遇的变化。末联“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表面写桃李虽色泽艳丽,自认为美艳无比,但其幽微的芬芳却无人赏识谈论;实则深刻隐喻诗人自己虽凭借才华进士及第,曾经也有过风光之时,然而如今却罢职隐居,即便自许才高,却陷入无人赏识的寂寥困境,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唐·张祜《感春申君》
下一篇:唐·薛能《春日旅舍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