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yán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yāo
táo
huā
zhèng
nóng
ruǐ
fāng
fán
yìng
hòu
fēi
zhēng
yàn
chéng
zài
yán
jìng
zhōng
xiá
àn
xiāng
chù
xuě
qián
fān
yáo
fēng
tài
hán
qíng
hén
fēn
fāng
guāng
shàng
yuàn
wěi
zhōng
yuán
chì
bái
yōu
fāng
shéi
lùn

译文

美艳的桃花在怒放,灿烂的李花在盛开。是为了顺应物候,并非有意斗丽争妍,即便默默无言,也因自身美好引得人们纷至沓来,树下自然踩出了小径。静谧之中,桃花如同霞光暗暗吐绽,芬芳之处,李花好似雪花悄然翻飞。它们得意地在风中摇曳生姿,花瓣上的露珠仿佛饱含深情的泪痕。花开之时,它们的芬芳照亮了上林苑,花落之后,却寂寞地被遗弃在园中。那红的桃花、白的李花,徒然自我称许艳丽无双,可它们清幽的芬芳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与它们评说呢。

逐句剖析

"夭桃花正发":美艳的桃花在怒放,

# 发:开放。,夭桃:茂盛的桃树,出自《毛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秾李蕊方繁":灿烂的李花在盛开。

# 秾:花木繁盛貌。夭桃秾李:谓桃李艳盛之极。

"应候非争艳":是为了顺应物候,并非有意斗丽争妍,

# 应候:适应物候。

"成蹊不在言":即便默默无言,也因自身美好引得人们纷至沓来,树下自然踩出了小径。

"静中霞暗吐":静谧之中,桃花如同霞光暗暗吐绽,

"香处雪潜翻":芬芳之处,李花好似雪花悄然翻飞。

"得意摇风态":它们得意地在风中摇曳生姿,

"含情泣露痕":花瓣上的露珠仿佛饱含深情的泪痕。

"芬芳光上苑":花开之时,它们的芬芳照亮了上林苑,

# 上苑:上林苑。,光:荣耀。

"寂默委中园":花落之后,却寂寞地被遗弃在园中。

# 委:委弃。暗喻罢职幽居。

"赤白徒自许":那红的桃花、白的李花,徒然自我称许艳丽无双,

"幽芳谁与论":可它们清幽的芬芳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与它们评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得桃李无言》是唐代杰出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闻名于世,此诗亦是他众多佳作中的典型代表。在这首诗里,李商隐开篇便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盛景:娇艳的桃花正灿烂绽放,繁茂的李花也花蕊纷繁。“夭桃”“秾李”生动展现出桃李花的明艳与生机。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指出桃李应时而开并非为争奇斗艳,它们默默成蹊也并非凭借言语自夸。接着,诗人对桃李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绘。在静谧之中,桃花如霞光暗暗吐绽,李花似雪花悄然翻飞,那随风摇曳的姿态仿佛满含得意,花瓣上的露珠又宛如含情落泪。桃李芬芳四溢,为上苑增添光彩,却也默默凋零于中园。它们虽有赤白之美,却无人真正理解其幽芳。 全诗表面上是对春天桃李争艳景致的浓墨重彩描绘,实则是借桃李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认为桃李成名乃是顺应自然、水到渠成之事,而非刻意为之。借此,李商隐表达出自己淡泊名利,不刻意追逐功成名就的心境。诗中对偶工整的诗句,如“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展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而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使情感表达深沉内敛,引发读者对名利、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尽显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参加进士考试,凭借诗赋才华成功登第。《赋得桃李无言》虽采用试帖体,却并非在试院当场所作。从李商隐诗集中留存的《赋得月照冰池八韵》等试帖体诗可推断,彼时应试诗赋的创作经历对他影响颇深。在那个科举取士的时代,进士考试中的诗赋创作是文人展现才学、谋求仕途的重要途径。李商隐在此期间创作了诸多佳作,《赋得桃李无言》虽非考场急就章,却也与他这段特殊经历紧密相连,或许是其对自身才华与境遇的一种诗意反思,借桃李形象抒发内心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李商隐借桃李花这一自然物象巧妙抒怀,他认为桃李花的声名远扬、备受瞩目,并非源于其刻意争奇斗艳、苦心钻营,而是因其自身具备灼灼芳华,待时机成熟,自然而然便赢得众人赞誉,一切皆是水到渠成。通过对桃李花的这番解读,李商隐委婉却深刻地表达出自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他无意在纷繁复杂、追名逐利的尘世中刻意钻营,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违背本心、曲意逢迎。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全诗借桃李的生长、开放、凋零过程,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桃李应候而开却不刻意争艳,恰似诗人虽有才华却不刻意追逐名利;桃李花落委于园中无人赏识,如同诗人罢职隐居后的寂寞境遇,借桃李形象深刻表达出自身怀才不遇之感。对比:“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将桃李花开时在上苑的风光与花落时在中园的寂寞进行对比,突出命运的无常与反差,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失落。拟人:“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把桃李赋予人的“得意”“含情”等情感与“摇风”“泣露”等姿态,使桃李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借桃李传达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一幅春日里桃花灼灼、李花繁茂的明丽景象,桃花娇艳欲滴,李花清新繁密,为全诗奠定了充满生机的基调。随后,“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巧妙承接上文,点出桃李顺应春日气候自然开放,并非为争奇斗艳,而因自身的美好引得众人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踏出小径,契合“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之意,在描绘自然现象的同时,蕴含着对质朴、自然之美的赞美。“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诗人以细腻笔触,将桃花比作悄然吐绽的霞光,把李花喻为静静翻飞的雪花,生动展现出桃李各自独特的神韵,且“静”与“暗”、“香”与“潜”的搭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氛围。“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赋予桃李以人的情感与姿态,桃李在风中摇曳似得意洋洋,花瓣上的露珠仿若含泪欲滴,实则隐喻诗人自身才华横溢却又情感细腻丰富,借桃李之态抒发内心复杂情绪。“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此句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桃李花开时在上苑中芬芳四溢、光彩照人,而花落时却寂寞地被遗弃在中园,无人问津。这种从繁华到落寞的巨大落差,不仅是桃李命运的写照,更是诗人借此暗示自身境遇的变化。末联“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表面写桃李虽色泽艳丽,自认为美艳无比,但其幽微的芬芳却无人赏识谈论;实则深刻隐喻诗人自己虽凭借才华进士及第,曾经也有过风光之时,然而如今却罢职隐居,即便自许才高,却陷入无人赏识的寂寥困境,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溢于言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祜《感春申君》

下一篇:唐·薛能《春日旅舍书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