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谷事不济":诸葛亮在斜谷北伐曹魏,大业最终未能成功,
# 济:成功。,斜谷:山谷名,在今陕西境内。是古陕、蜀的通道。
"将星殒营中":他的将星在军营中陨落。
# 殒:落。,将星:指诸葛亮而言。古占星术认为星象变化与人事有关。某星为将星,其坠,当主人间亡一大将。是迷信的说法。
"至今出师表":直到如今,人们读他的《出师表》,
"读之泪沾胸":仍会感动得泪水沾湿胸膛。
"汉贼明大义":他清楚地分辨汉贼,秉持大义,
"赤心贯苍穹":一片赤诚忠心可上贯苍穹。
# 苍穹:犹言苍天。
"世以成败论":然而世人却往往以成败来论英雄,
"操懿真英雄":竟将曹操和司马懿当作真正的英雄。
# 操懿:指魏武帝曹操和魏将司马懿。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分段赏析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诗的开篇两句,描绘了诸葛亮北伐的悲剧结局。“斜谷事不济”,直接点明诸葛亮在斜谷的军事行动没有成功,简单的叙述中蕴含着惋惜之情。“将星殒营中”则运用了将星陨落这一带有象征意味的表述,将诸葛亮的逝世与星辰的坠落相类比,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这两句不仅交代了事件的结果,引发读者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同情。“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颔联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忠诚。《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其中满是他对汉室的忠诚、对国家事务的关切和对后主的殷切期望。“至今”一词强调了时间的跨度,表明从诸葛亮的时代一直到诗人所处的宋末元初,《出师表》的感染力经久不衰。“读之泪沾胸”则生动地表现出后人阅读《出师表》时深受触动的状态,以读者的眼泪来侧面反映《出师表》所承载的诸葛亮的拳拳忠心和真挚情感,这种间接的赞美更加凸显出诸葛亮精神品质的伟大。“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颈联直接对诸葛亮进行赞美。“汉贼明大义”,表明诸葛亮能够清晰地分辨汉朝与贼臣(暗指曹魏)之间的界限,坚守正统观念,维护汉室大义。“赤心贯苍穹”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诸葛亮的忠心比作贯穿苍穹的力量,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忠诚之强烈、之高远,这种忠诚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可见诗人对诸葛亮忠心的高度赞美,也体现出诗人自身对正义和忠诚的崇尚。“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尾联是诗人的议论与批判。在诗人看来,世俗往往以成败来判定英雄。这里的“世”代表了一种普遍的、短视的价值观。诗人认为如果按照这种标准,曹操和司马懿这样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一定成果的人就会被视为英雄。但诗人显然不认同这种观点,通过这种反讽式的表述,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真正英雄的理解——英雄不应仅仅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更应该是像诸葛亮一样坚守大义、忠心耿耿的人。这两句也体现出诗人在宋末元初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对正确价值观的坚守和对忠义精神的捍卫。
上一篇:宋·文天祥《呈小村》
下一篇:宋·文天祥《第一百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