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ì
qián
hòu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2
xiào
cāng
hào
hào
liú
zhī
dǒu
jiǔ
gèng
piān
zhōu
lóng
xiě
zuò
shī
zhōng
àn
lái
wéi
mèng
yóu
yáng
liǔ
yuǎn
yān
lián
běi
huā
xīn
yuè
duì
nán
lóu
xiān
lái
wǎng
qīng
fēng
hái
shí
jiāng
shān
jiù
fǒu

译文

面对浩荡的江水坦然一笑,带着一只鸡、一斗酒,登上小舟。八位才子(或指苏轼兄弟)的诗作成为经典,孤鹤飞来,仿佛梦中神游赤壁。杨柳如烟,延伸至北府,芦花与新月的清辉映照着南楼。仙人(暗指苏轼)在清风明月之夜往来,可还认得这江山是否如旧时。

逐句剖析

"一笑沧波浩浩流":面对浩荡的江水坦然一笑,

"只鸡斗酒更扁舟":带着一只鸡、一斗酒,登上小舟。

"八龙写作诗中案":八位才子(或指苏轼兄弟)的诗作成为经典,

"孤鹤来为梦里游":孤鹤飞来,仿佛梦中神游赤壁。

"杨柳远烟连北府":杨柳如烟,延伸至北府,

"芦花新月对南楼":芦花与新月的清辉映照着南楼。

"玉仙来往清风夜":仙人(暗指苏轼)在清风明月之夜往来,

"还识江山似旧不":可还认得这江山是否如旧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其二)》是宋末元初诗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游览赤壁为背景,通过描绘沧波、扁舟、杨柳、芦花等景色,以及提及八龙、孤鹤、玉仙等意象,营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首联写诗人在扁舟上面对沧波饮酒,洒脱中带着感慨;颔联将现实与梦境交织;颈联描绘出杨柳远烟、芦花新月的优美景色;尾联以玉仙是否还识江山旧貌的疑问,抒发了对历史变迁、江山易主的感怀。全诗沉郁蕴藉,在对赤壁景色与历史的描绘中,寄寓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一笑沧波浩浩流,只鸡斗酒更扁舟”,描绘出诗人面对浩浩沧波,洒脱一笑,带着简单祭品乘坐扁舟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豁达的氛围,奠定全诗情感基调。颔联“八龙写作诗中案,孤鹤来为梦里游”,运用典故,“八龙”与诗案相关,“孤鹤”化用《赤壁赋》中孤鹤意象,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底蕴与奇幻色彩,侧面体现诗人对赤壁相关典故与意境的深入体悟。颈联“杨柳远烟连北府,芦花新月对南楼”,以景语呈现,描绘出杨柳远烟与北府相连、芦花在新月下对着南楼的画面,借景抒情,在悠远的景致中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有对往昔的追思,也有当下面对山河的感慨。尾联“玉仙来往清风夜,还识江山似旧不”,想象玉仙在清风夜往来,发出江山是否依旧的疑问,以空灵之笔,将情感升华,在对江山古今变化的思索中,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宗族第一百四十》

下一篇:宋·文天祥《北行第九十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