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píng
shēng
zhōu
bái
shǒu
shì
dōng
mén
cháng
xiào
ér
wèi
xùn
tóu
zāi
dài
ruò
zhōng
dào
fèn
táng
háo
jié
shì
chuí
chéng
jīn
wèi
duǎn

译文

祖逖一生从豫州起兵,年老时仍成就大事。东门长啸的少年,甘愿退让一步。戴若思为什么要这样呢,在中途像螳臂当车一样阻碍。豪杰祖逖的事业即将成功,古往今来都为此感到惋惜悲愤。

逐句剖析

"平生祖豫州":祖逖一生从豫州起兵,

"白首起大事":年老时仍成就大事。

"东门长啸儿":东门长啸的少年,

"为逊一头地":甘愿退让一步。

"何哉戴若思":戴若思为什么要这样呢,

"中道奋螳臂":在中途像螳臂当车一样阻碍。

"豪杰事垂成":豪杰祖逖的事业即将成功,

"今古为短气":古往今来都为此感到惋惜悲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祖逖》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首句“平生祖豫州,白首起大事”,高度概括了祖逖的一生,从豫州起兵,年老时仍成就大事,展现了祖逖的英雄气概。次句“东门长啸儿,为逊一头地”,用“东门长啸”的典故,表现祖逖年少时的豪迈气概,以及他甘愿退让的宽广胸怀。第三句“何哉戴若思,中道奋螳臂”,批评戴若思在中途阻挠祖逖北伐,像螳螂一样不自量力。末句“豪杰事垂成,今古为短气”,感叹祖逖的事业即将成功却功败垂成,古今都为此感到气短。全诗通过对祖逖事迹的叙述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祖逖的敬佩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平生祖豫州,白首起大事。东门长啸儿,为逊一头地。”诗人开篇点明祖逖一生志向,即便年老仍奋起北伐,“东门长啸儿”以阮籍典故衬托祖逖,强调祖逖的非凡与志向高远,表达诗人对祖逖的敬佩。后四句:“何哉戴若思,中道奋螳臂。豪杰事垂成,今古为短气。”诗人笔锋一转,对戴若思中途阻碍祖逖北伐表示愤怒与不解,将其比作螳臂当车,表达对这种行为的批判。“豪杰事垂成,今古为短气”,直接抒发对祖逖事业功败垂成的惋惜,引发古今有志之士的共鸣,使诗歌情感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祥兴第三十四》

下一篇:宋·文天祥《早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