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夫人《满江红》韵":应和王夫人《满江红》的韵,
# 《满江红》:词牌名,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王夫人:王清惠。后山,陈师道字,他的集中有《妾薄命》篇。
"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希望效仿陈师道《妾薄命》的深意。
"燕子楼中":在燕子楼中,
# 燕子楼:在江苏铜山县城西北隅。张建封筑。
"又捱过、":又煎熬过去了、
"几番秋色":几度春秋岁月。
"相思处、":怀念的地方,
"青年如梦":青春就像梦一样,
"乘鸾仙阙":正像美人乘鸾上仙阙。
# 鸾仙阙:仙阙,仙境。
"肌玉暗消衣带缓":容颜悄悄地枯萎,衣带渐渐地宽缓,
# 衣带缓:指消瘦。
"泪珠斜透花钿侧":成串的珠泪滚落,湿透了花钿鬓侧。
# 花钿:古代妇女头上妆饰。
"最无端、":最无缘无故的是、
"蕉影上窗纱":芭蕉叶影倒映上窗纱,
"青灯歇":青灯又恰恰熄灭。
"曲池合":曲池合拢,
"高台灭":高台倾毁,
"人间事":人间万事,
"何堪说":哪能一一诉说!
"向南阳阡上":面对着南阳阡墓,
# 南阳阡上: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阡,墓道,指王清惠所葬地。
"满襟清血":襟袖上洒满了泪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人情世态,就像变化无常的风雨,
"妾身元是分明月":我矢志不移,本来就是一轮不变的明月。
"笑乐昌、":可笑乐昌公主、
"一段好风流":曾有过那么一段美好风流的时光。
"菱花缺":最终不免铜镜残缺。
# 菱花缺:指南朝徐德言、乐昌公主破镜重圆事。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借古抒怀词。通过唐代关盼盼独居燕子楼的故事,写其相思憔悴之态与物是人非之慨,以“世态翻覆”喻时局动荡,用“分明月”明心迹。表达对气节的坚守、亡国之痛及对苟且者的蔑视。
2. 写作手法
比喻:多处使用比喻,使描写生动形象。其中词人用“分明月”比喻自己亮可鉴人的忠国之心,乃是该词的心脏所在。铺垫:第一段词人极力渲染铺写自己当时处境的艰难,为下片明志设下铺垫。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之心。用典:本词多处用典,如词的最后两旬借对乐昌公主的讥笑,再次申明自己的态度,“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乐昌公主你心迹有变,一段风流旧事转瞬即逝,然那菱花破镜却是一碎再不能重圆了。词人表面笑乐昌,却实是嗤笑那些随波逐流、得意一时的新贵,具有强烈的蔑视和讽刺意味。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即用“燕子楼”典(关盼盼独守空楼三载),将空间锁定在象征忠贞的幽闭环境。“又捱过”强化时间煎熬,暗含家国沦亡后流亡岁月的漫长与绝望。表面写女子独守孤楼,实则暗喻文天祥被俘后囚禁生涯。“秋色”既是自然时序,亦隐喻南宋政权如落叶般凋零。“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相思”指向男女情爱,但“乘鸾仙阙”突兀插入神话意象,将现实相思升华为对故国理想的追忆。鸾凤本为祥瑞,此处却暗含“仙凡永隔”的悲怆。“青年如梦”直指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幻灭,呼应文天祥《正气歌》中“天地有正气”的浩然之气与现实困境的撕裂。以女性身体消瘦(“肌玉暗消”)隐喻气节坚守的代价。“衣带缓”化用《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却剥离儿女私情,指向“臣心似铁”的精神苦修。“斜透花钿”以泪痕浸染妆饰的细节,将个体悲痛转化为山河破碎的具象符号。花钿(金箔面饰)的残损暗喻文明秩序的崩塌。蕉影摇曳(“蕉窗夜雨”本为闲愁意象)与青灯熄灭构成双重压迫:自然光影的侵扰暗示时间流逝的焦灼,灯火断绝则强化囚禁的黑暗与孤绝。“无端”之痛:看似嗔怪自然现象,实则控诉命运无常。青灯熄灭后,黑暗中的坚守更显悲壮。下阕,用石崇金谷园“曲池合”、北齐高纬铜雀台“高台灭”的典故,浓缩历代王朝兴衰。曲池填平、高台焚毁的意象,指向南宋覆灭的必然性。“何堪说”三字如惊雷炸响,将个体哀痛升华为对历史暴力的控诉。文天祥以“不可说”对抗污名化,暗含“天地不仁”的哲学悲怆。“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骤转至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典故,“阡”指墓道,暗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自喻。“满襟清血”以血色忠诚对抗世俗污浊,呼应《正气歌》“顾此耿耿存”的烈士精神。从幽闭楼阁到开阔墓道,场景突变象征气节超越生死界限。“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以“翻覆雨”痛斥宋元易代之际的投机者(如留梦炎等降臣),用“分明月”自喻绝对的道德准则。月之恒常与雨之无常形成道德审判的终极隐喻。借女性口吻言说士大夫气节,打破“女德”与“忠君”的传统关联,赋予“妾身”超越性别的精神重量。“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乐昌公主破镜重圆本为爱情佳话,此处却以“笑”解构:乐昌被迫改嫁后的“破镜”象征气节妥协,而文天祥以“菱花缺”(镜子破碎不可复圆)宣告宁为玉碎的决绝。将个人气节与南朝陈国覆灭(乐昌故事背景)勾连,暗指南宋灭亡的教训——妥协者终将被历史唾弃。
# 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正之变也,故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
清刘熙载《艺概》
# 天祥词的艺术风格,基本上属于豪放派,而这词却是婉约派的当行之作。可见一个杰出的作家,其风格往往是多样化的。
现代苏州大学教授钱仲联《宋词鉴赏辞典》
# 表达曲折委婉,风格沉痛哀怨。于婉约中透露刚贞壮烈。比之苍凉悲壮、遒劲有力之作,别具趣味。词人感情真挚、充沛,有为而发。无论是一泻千里,还是敛抑吞吐,皆成佳文。
现代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洪《唐宋词精华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