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cūn
wǎn
tiào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3
jiāng
tóu
luò
zhào
píng
shā
cháo
tuì
退
chuán
àn
xié
bái
niǎo
shuāng
lín
shuǐ
jiàn
rén
jīng
huā

译文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突然白鸟看见一个渔人来到岸边,惊动了走入开满百花的芦苇荡中的水鸟。

逐句剖析

"江头落日照平沙":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

# 平沙:沙滩。,落日:夕阳。

"潮退渔船阁岸斜":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 斜:指潮退时小船在岸边横竖停靠的样子。,阁:同搁,搁置的意思。,船:一作舠。

"白鸟一双临水立":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

# 临:本来作“到”讲,如“亲临阵地”、“双喜临门”。这里可引申为“在”。,一双:一对。,白鸟:一种水鸟。

"见人惊起入芦花":突然白鸟看见一个渔人来到岸边,惊动了走入开满百花的芦苇荡中的水鸟。

# 惊起:受到惊吓而飞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村晚眺》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诗人以平和的心境去拥抱自然,以澄明畅达的笔调勾勒人们常见的、却又壮美的自然之景。后两句中,作者于寂静无声的天地间捕捉到生命的踪迹:一双羽毛雪白的水鸟,悄然伫立在水边。此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布局上颇为精妙,色彩运用亦恰如其分:金黄的沙滩、斑驳的渔舟、深褐的堤岸、碧绿的江流、青翠的芦荡、素白的芦花、雪白的水鸟,在殷红残阳的映照下,更显色彩浓烈、斑斓绚丽,夺人眼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江村晚眺》的具体创作年代未详。诗人戴复古终身未仕,浪迹江湖,某年夏秋之交的傍晚,他驻足江村边缘极目远眺,目睹眼前景致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山水田园的七言绝句。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江村晚景,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暗含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兼具格律之美与意境之妙。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写静,“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诗人的无意中的介入,打破了大自然的宁静,白鸟受惊,倏忽起飞,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灵动的生命力,同时强化了诗人对乡野静谧之美的独特体悟。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诗人以平和的心境去拥抱自然,以澄明畅达的笔调勾勒人们常见的、却又壮美的自然之景:暮色四合时极目远眺,江畔之地静谧无声,落日余晖铺洒在开阔平坦的沙滩上,潮水退去后,渔舟斜倚在岸滩。这看似信手拈来的诗句,实则是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自然交融。江水、落日、沙滩、舟船,这些浑然天成的静态事物所构成的图景,恰是诗人超脱功利的心境、沉淀内心波澜后,全心追寻的精神境界。诗的后两句,作者于寂静无声的世界中捕捉到生命的踪迹——一双羽毛雪白的水鸟,静静伫立在水边。“临水立”三字,简约而生动地描绘出水鸟瞬间的姿态。诗人为与整体静谧的环境相谐,不选取空中翱翔或水中嬉戏的水鸟,而是以细腻舒缓的笔触表现静止休憩的水禽,使其与前两句所绘景物,共同构成意境统一的画面。诗的末句堪称点睛之笔,诗人运用“以动写静”的手法,让静态画面陡然生出动感。由于水鸟“见人”,即诗人不经意的闯入,打破了自然的静谧,白鸟受惊,倏地飞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写出了江村傍晚的幽静和明特别是对别对水鸟的描绘,无情还似多情,悠然有趣。

不详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韩盼山《儿童古诗赏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下一篇:宋·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