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zhì
tíng
zhī
shí
jiǔ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kōng
liú
zhàng
wèi
miǎn
bái
tóu
wēng
zhě
cháng
huái
hǎi
shēng
qīng
fēng

译文

白白留下那美玉装饰的军帐守卫边疆,那怎么免去了白发老将军呢。逝去的军人已经在地下长久安息,唯见那淮海之上飘过一缕英魂的清风。

逐句剖析

"空留玉帐卫":白白留下那美玉装饰的军帐守卫边疆,

"那免白头翁":那怎么免去了白发老将军呢。

"死者长已矣":逝去的军人已经在地下长久安息,

"淮海生清风":唯见那淮海之上飘过一缕英魂的清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主题及内容上,此诗为悼亡题材,是文天祥听闻坚持抗元的李庭芝遇害后所作。前两句以叙述之笔,勾勒李庭芝被执、被杀的遭遇;后两句则转为评论,对李庭芝予以颂扬。诗人采用先叙后议的方式,简洁质朴的语言中饱含深沉情感。“空留”“那免”等词,传递出惋惜与悲愤;“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高度赞誉李庭芝的气节,让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前两句叙事直白,勾勒出悲剧场景;后两句议论升华,彰显烈士清风。展现了对抗元英烈李庭芝的沉痛悼念与崇高敬意,体现出文天祥自身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空留玉帐卫,那免白头翁”中“空留玉帐卫”,“玉帐”代表着李庭芝曾经的军事营帐与护卫体系,“空留”一词,尽显无奈与惋惜。曾经的军事部署,在李庭芝遇害后,失去了意义,只剩下徒然的存在,暗示着抗元局势的艰难与世事的无常。“那免白头翁”,“白头翁”指代李庭芝,“那免”强化语气,表明即便有军事守护,李庭芝也难以逃脱被害的结局,深刻地流露出诗人对李庭芝不幸遭遇的悲愤。这两句以叙事为主,勾勒出李庭芝悲剧命运的轮廓,为后文情感的抒发蓄势。“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中“死者长已矣”,直白地宣告李庭芝生命的逝去,“长已矣”饱含着沉痛的哀悼,诗人对英烈牺牲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淮海生清风”,则笔锋一转,“淮海”点明其活动地域,“清风”象征着李庭芝高尚的气节与忠义精神。此句高度赞扬李庭芝虽身死,但他的精神如清风般在淮海大地长存,给人以激励。这两句由哀转颂,深化了诗歌主题,展现出诗人对李庭芝的敬仰,也彰显出自身坚守气节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南海第七十五》

下一篇:宋·文天祥《山中偶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