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jiān
lǎo
yǒu

朝代:宋作者:叶绍翁浏览量:2
shān
jiān
suī
jìng
wèi
shì
quán
chú
liú
suō
cǎo
tiān
quán
yǎng
shí
tíng
chú
fēng
sǎo
shēn
shì
yuè
tóng
lǎo
zhī
chán
wèi
sōng
jiān
shì
jié

译文

山间虽然寂静,却并非全然无事可做。锄地时特意留下莎草,添注泉水来滋养石菖蒲。庭院台阶自有清风打扫,身世如明月般孤寂。年老后才懂得禅意滋味,在松树下试着结跏趺坐。

逐句剖析

"山间虽寂静":山间虽然寂静,

"未得事全无":却并非全然无事可做。

"锄地留莎草":锄地时特意留下莎草,

"添泉养石蒲":添注泉水来滋养石菖蒲。

"庭除风自扫":庭院台阶自有清风打扫,

"身世月同孤":身世如明月般孤寂。

"老去知禅味":年老后才懂得禅意滋味,

"松间试结趺":在松树下试着结跏趺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山间老友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押虞韵。此诗以山居为背景,借“锄地留莎草”“添泉养石蒲”等质朴劳作场景,勾勒出隐逸生活的日常轮廓。诗中前两联细致刻画山间劳作细节,颈联“庭除风自扫”“身世月同孤”巧妙地将景物与孤寂心境相融,情景交融。尾联“老去知禅味”“松间试结趺”则笔锋一转,引出对禅意生活的深刻体悟,以趺坐修禅之景收束全篇,意象质朴自然,笔触简练,绘就一幅恬淡静谧的山居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叶绍翁(1194?~?),南宋诗人。本姓李,字嗣宗,号靖逸,浦城(今属福建)人。曾入朝为官,后隐居西湖。叶绍翁博学工诗,尤以七绝见长,善于写景状物,如《游园不值》构思精巧,流传颇广。也有《题鄂王墓》这样壮怀激烈的作品,南宋以后的岳王墓诗大多延续了《题鄂王墓》的风格。又熟谙典故,著《四朝闻见录》五卷,记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史事,可补史传之阙。有宋人辑本《靖逸小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禅意。描绘了山居劳作场景与孤寂之景及修禅画面,营造出恬淡静谧氛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体验与对禅意的深刻体悟。

2. 分段赏析

首联“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诗人开篇便将山间的寂静与并非毫无事务形成对比,看似矛盾的表述,却巧妙地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为下文具体描写老友在山间的生活做了铺垫。颔联“锄地留莎草,添泉养石蒲”,诗人聚焦于老友的日常生活细节。“锄地留莎草”,一个“留”字,生动地展现出老友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添泉养石蒲”,则进一步描绘出老友生活的闲适与雅致,为平淡的山间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颈联“庭除风自扫,身世月同孤”,由生活场景转向对环境的描写。“庭除风自扫”,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山间庭院的空旷与寂静。“身世月同孤”,诗人将自己的身世与孤月相比,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之感。尾联“老去知禅味,松间试结趺”,笔锋一转,点明老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领悟到了禅的意味,于是在松间尝试结趺参禅。这不仅体现了老友对禅意的追求,也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隐逸主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淡泊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绍翁《赋葛天民栽苇》

下一篇:宋·叶绍翁《谒半山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