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剑经年匣":宝剑在匣中存放多年,
"决云谁为高":想要冲破云霄,谁来评判它的高下呢。
"报分别有道":如果报效世人能遵循正道,
"何认问吹毛":又怎会忍心去计较细微的瑕疵呢。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灵剑经年匣”此句开篇点明宝剑在匣中存放多年,暗示了诗人自身才华未被施展的现状。“灵剑”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抱负,“经年匣”则突出了诗人长期被压抑、未被重用的处境,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为后文诗人抒发豪情壮志和感慨做铺垫。“决云谁为高”此句诗人借宝剑想要冲破云霄,表达了自己渴望冲破困境、施展才华的豪情壮志。“决云”形象地描绘了宝剑的锐利和冲破困境的决心,“谁为高”则流露出诗人对无人赏识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高度自信,认为自己有冲破困境、施展才华的能力。“报人如有道,何忍问吹毛”此句诗人认为只要报效世人遵循正道,就不应计较他人的非议和自身的瑕疵。“报人如有道”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即要以正确的方式报效世人。“何忍问吹毛”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豁达、坚定的人生态度,不理会他人的非议和自身的瑕疵,专注于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全诗通过对宝剑处境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抱负的期许,体现了范仲淹诗歌的风格特点。
上一篇:宋·范仲淹《寄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