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shāng
zhāo
guī
yǒu
qiū
guāng
bèi
yuán
shōu
guǒ
tóu
yán
shè
tuì
退
xiāng
jiàn
líng
zhēn
shì
héng
néng
dāng
zhāng
zhà
móu
shēn
cháng
qīng
zhōu
wài
yuè
huáng
miào
qián
shuāng
jīn
kàn
yún
xiāng

译文

商于早上雨过天晴,归途中有秋天的风光。背靠山坞猿猴采摘果实,投入山岩麝退去麝香。居高临下真的是占据优势,手持横戟怎能抵挡。张仪欺诈割让土地,绮季善于谋划自身。清澈的渠水外明月高悬,黄叶覆盖在庙前的霜上。今日看云的心意,恋恋不舍地向着帝乡。

逐句剖析

"商於朝雨霁":商于早上雨过天晴,

# 商於:古商於之地在今陕西商南县,河南淅川县、内乡县一带。义山北归必经之地。

"归路有秋光":归途中有秋天的风光。

"背坞猿收果":背靠山坞猿猴采摘果实,

# 坞: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

"投岩麝退香":投入山岩麝退去麝香。

"建瓴真得势":居高临下真的是占据优势,

# 瓴:盛水瓶。

"横戟岂能当":手持横戟怎能抵挡。

"割地张仪诈":张仪欺诈割让土地,

"谋身绮季长":绮季善于谋划自身。

# 绮季:绮里季,商山四皓之一。

"清渠州外月":清澈的渠水外明月高悬,

# 州:商州。

"黄叶庙前霜":黄叶覆盖在庙前的霜上。

# 庙:四皓庙。

"今日看云意":今日看云的心意,

"依依入帝乡":恋恋不舍地向着帝乡。

# 帝乡:仙境。借指帝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商於》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北归途中至商於,诗中描绘了商於雨后秋景,提及猿猴收果、麝投岩等传说场景,又借当地兵家必争的形胜和张仪欺诈、绮里季隐居等典故,融入了对人情多诈的感慨。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与用典等,借自然之景与历史之事,含蓄表达情感与思考。全诗看似写景叙事,实则蕴含深意,体现了李商隐诗歌委婉曲折、寓意深远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在商於的所见之景,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情多诈的感慨,以及商於之地对自己的吸引和渐近长安的复杂情绪。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通过描写商於雨后初晴,归途中所见的秋光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用典:“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运用张仪欺诈割地和绮季等商山四皓善于谋身的典故,借古事表达对历史人物行为和谋身之道的思考。对比:将“建瓴真得势”的得势与“横戟岂能当”的无奈进行对比,突出世事变化和力量的悬殊。

3. 分段赏析

《商於》首联,“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点明地点与时间,雨后初晴踏上归路,秋光映入眼帘,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寂寥的氛围,“霁”“秋光”等用词精炼,勾勒出清新的画面。颔联,“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描绘了商於山中猿猴采果、麝遇危险退香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动物的习性,从侧面烘托出此地的幽静。颈联,“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借历史典故,从地势的角度,以“建瓴”之势与“横戟”难当之态对比,暗喻历史上的权谋争斗和局势的变化。尾联,“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诗人从对历史与自然的描写转向自身,借看云表达了对长安的眷恋之情,也流露出复杂的人生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曹邺《北郭闲思》

下一篇:唐·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