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名冠古南都":芳洲的美名在古南都名列前茅,
"最惜尘埃一点无":最让人珍惜的是这里一尘不染。
"楼阁春深来海燕":在春意深深的时候,楼阁间飞来了海燕,
"池塘人静下仙凫":当四周寂静无声时,池塘里有仙凫缓缓落下。
"花情柳意凭谁问":花儿的情感、柳树的意趣,又能向谁诉说呢,
"月彩波光岂易图":月亮的色彩、水波的光芒,又怎能轻易描绘出来呢。
"汉上山公发新咏":汉上的山公(可能指某位文人)发出了新的诗作,
"许昌何必诧申湖":许昌又何必对申湖感到惊诧呢。
# 申:原校:或作西。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芳洲名冠古南都”直接点明芳洲在古南都的名声地位,“名冠”强调其美名远扬、名列前茅。“最惜尘埃一点无”突出芳洲环境的洁净,“最惜”体现出诗人对这种洁净的珍视。此句从整体上介绍了芳洲的名声和环境特点,为后文的景色描写做铺垫。“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楼阁春深来海燕”描绘了在春意浓郁的时候,楼阁间迎来了海燕,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池塘人静下仙凫”则刻画了在寂静的池塘边,仙凫缓缓落下的宁静画面。此联通过不同的场景,动静结合,展现了芳洲的生机与宁静。“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易图”,“花情柳意凭谁问”表达了花儿的情感、柳树的意趣无人诉说的感慨,赋予了花柳以人的情感,增添了景色的情感色彩。“月彩波光岂易图”则感叹月亮的色彩、水波的光芒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突出了景色的美妙和难以言表。此联通过抒发感慨,进一步深化了芳洲景色的神秘和美妙。“汉上山公发新咏,许昌何必诧申湖”,“汉上山公发新咏”提到汉上的山公发出了新的诗作,暗示了芳洲的美景如同山公诗作一样具有吸引力。“许昌何必诧申湖”则以许昌的申湖作比,认为芳洲的美景足以与申湖媲美,许昌没有必要对申湖感到惊诧。此联通过对比和引用,突出了芳洲景色的优美。
下一篇: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