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o
miào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qiān
tiān
wēi
wēi
shàn
gōng
zhōng
píng
jiàng
shuǐ
shùn
zhì
xūn
fēng
jiāng
hǎi
shēng
líng
wài
gàn
kūn
ràng
zhōng
xiāng
rén
zhī
xiāo
xiè
nián
fēng

译文

尧的功德千年万古如同天上的日月,崇高伟大的是他的善行功德。大禹最终平定了洪水灾祸,舜也带来了和暖的南风。尧的德泽远及江海之外的生灵,在天地间留下禅让帝位的美德。乡里的百姓不了解这些往事,他们吹箫打鼓感谢一年的丰收。

逐句剖析

"千古如天日":尧的功德千年万古如同天上的日月,

"巍巍与善功":崇高伟大的是他的善行功德。

# 与:举,竟为选拨。

"禹终平洚水":大禹最终平定了洪水灾祸,

# 洚水:洪水。,禹:夏禹,五帝之一。

"舜亦致薰风":舜也带来了和暖的南风。

# 薰风:和风,喻清明和平的统治。

"江海生灵外":尧的德泽远及江海之外的生灵,

# 生灵:人民。

"干坤揖让中":在天地间留下禅让帝位的美德。

# 揖让:拱手禅让。

"乡人不知此":乡里的百姓不了解这些往事,

"箫鼓谢年丰":他们吹箫打鼓感谢一年的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尧庙》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以天日喻尧的功德,凸显其万古流芳的崇高;颔联“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分述禹治水、舜播仁风的功绩,展现上古贤君的治世之功。颈联“江海生灵外,干坤揖让中”从民生与政权更迭角度,赞尧之德泽广被及禅让之贤;尾联“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以乡人祭神谢丰的场景,反衬百姓对先贤大德的懵懂,暗含对德政传承的思考。全诗以豪迈之笔歌颂尧、舜、禹的丰功伟绩,借古颂今,既彰显对先贤治国理念的推崇,又蕴含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以“天日”为喻,盛赞尧的功德如日月般永恒不朽,“巍巍”二字凸显其功绩的崇高伟大。此联化用儒家对尧“如天如日”的评价,开门见山奠定全诗敬仰基调,将尧的治国之功提升至历史标杆的高度,语言简练而气势雄浑。颔联“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借禹治水、舜播“薰风”(南风,喻仁德)的典故,拓展贤君治国的群像。禹平定洪水彰显实干功绩,舜致薰风象征德政感化,两句以具体史事呼应首联“善功”,既丰富内容层次,又暗示范畴延续的政治理想,形成对上古治世的歌颂。颈联“江海生灵外,干坤揖让中”:从双重角度深化主题:“江海生灵外”极言尧德泽广被,惠及天下苍生;“干坤揖让中”聚焦禅让制度,赞其以公心传位的政治智慧。“揖让”二字点明尧开创的民主传承模式,将个人功绩升华为制度文明的典范,体现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尾联“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以乡人的现实生活作结:百姓虽不知尧的大德,却在丰收时以箫鼓祭祀谢神。此句以乐景反衬历史认知的隔阂,既隐含对先贤功绩被淡忘的怅惘,又借“谢年丰”暗示尧之德政仍以间接方式福泽后世,在今昔对照中深化怀古主题,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石子涧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范仲淹《京口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