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愚多苦口":我虽狂妄愚钝,却因直言进谏屡遭口舌之苦,
"幽远独甘心":甘愿远离朝堂,独守内心的清净与孤高。
"言路有余责":作为谏臣,进言之路仍有未尽的职责,
"权门无去音":权贵之门从未传来召我回去的音讯。
"忘忧曾扣易":借《周易》占卜排遣忧思,叩问天道,
"思古即援琴":追思古人风骨,唯有抚琴寄托情怀。
"此意谁相和":这般心意,又有谁能与我共鸣应和,
"寥寥鹤在阴":恐怕只有山阴下几只孤鹤,能听懂这岑寂之音。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表达了诗人自谦的品格。诗人以“狂愚”自嘲,表明自己虽有直言进谏的勇气,但往往不被理解,甚至遭受非议。然而,他却甘愿在幽远的地方独自坚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颔联:“言路有余责,权门无去音。”诗人指出,自己在进言之路上肩负着过多的责任,但面对权贵之门,却得不到任何回应。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诗人内心的无奈。颈联:“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诗人通过研读《易经》来忘却忧愁,通过弹琴来追思古人。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方式。尾联:“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诗人以“鹤在阴”自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感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无人理解,只能像孤独的鹤一样在阴暗处徘徊。
上一篇:宋·范仲淹《落星寺》
下一篇:宋·范仲淹《赠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