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风雅若为酬":您如谢灵运家族般风雅的诗作,我该如何回应才相称,
"散吏方耽海上游":身为闲散官吏,我正沉醉于海滨的游赏之乐。
"疏懒几忘传笔梦":疏放懒散间,几乎忘了江淹梦笔生花的才思,
"寂寥仍有负薪忧":在孤寂中,依旧怀有贫士般的忧愁。
"欲歌兰雪归真隐":真想高歌“兰草映雪”般的诗句,归向真正的隐逸生活,
"敢向簪轩竞急流":怎敢在官场权贵中,与他人竞逐仕途的急流。
"如共茂先瞻气象":若能与您同如张华般瞻望天地气象,
"莫言神物在南州":切勿说奇珍异宝只存在于南方州郡。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酬赠诗。全诗通过典雅的典故与深沉的抒情,展现了范仲淹与友人滕子京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仕途困顿的感慨与超然隐逸的志趣。
2. 写作手法
用典:“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巧用“谢家”典故,典故原指谢安家族文采风流、气度高雅;作者在诗中以“谢家”比滕子京,借此称颂其拥有如同谢安家族般的风雅才情。比喻:“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中“兰雪”喻高洁,“神物”原指珍奇宝物,此处隐喻有才能的人或崇高的理想,以“神物”流落“南州”(偏远之地)比喻贤才未得重用的处境,含蓄表达对现实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首联“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以“谢家风雅”借指滕子京的文雅酬唱,回应其赠诗;“散吏”自指闲散官吏身份,“耽海上游”点明耽于海滨游赏的疏放状态,暗含对官场束缚的疏离感。颔联:“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疏懒”写自身疏于世事,几乎忘却“江淹梦笔”的才思典故,自嘲才华渐退;“寂寥”与“负薪忧”则借“负薪”(喻指卑贱者的忧思),吐露虽身处闲散却仍心怀忧虑的矛盾心绪,隐含身世怅惘。颈联“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兰雪”化用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雅意,直言欲以诗歌咏叹归隐之志;“簪轩”代指官场权贵,“竞急流”喻指追逐仕途,以反问句式表明不愿在官场争逐的决绝态度,凸显隐逸情怀。尾联“如共茂先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茂先”指西晋张华(字茂先),以其博学喻指滕子京;“神物”典出“丰城剑气”,言南州(泛指南方)自有人才与灵气,劝友人勿轻视地域价值,既赞友人胸襟,亦寄寓对人才埋没的感慨,收束于对友人情谊的期许。
上一篇:宋·范仲淹《送饶州董博士》
下一篇:宋·范仲淹《依韵酬黄灏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