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风俗常苦耕":南阳百姓历来以农耕为苦,
"太守忧民敢不诚":身为太守担忧百姓怎能不诚心诚意。
"今秋与冬数月旱":今秋到冬季连续数月干旱,
"二麦无望愁编氓":冬麦与春麦皆无收成希望,百姓愁苦不堪。
"龙遁云藏不肯起":神龙潜藏云端不肯降雨,
"荒祠巫鼓徒轰轰":百姓在荒祠中击鼓求神,鼓声空响却无应验。
"昨宵天意骤回复":昨夜天意突然转变,
"繁阴一布飘寒英":一片浓云密布后飘下漫天雪花。
"裁成片片尽六出":雪花片片都是六瓣形状,
"化工造物何其精":自然造物的技艺何其精妙。
"散乱狂飞若倚势":杂乱飘散、疯狂飞舞,如同倚仗风势逞强,
"徘徊缓舞如含情":盘旋往复、缓缓舞动,好似饱含脉脉情意。
# 含:一作今。
"千门竞扫明月色":千家万户争相清扫如明月般的雪色,
"万木都拆寒梅英":万株树木都绽放出似寒梅的花。
"天上风流忽尔在":天上的祥瑞风流忽然降临人间,
"人间险阻无不平":世间的艰难险阻仿佛都被抚平。
"因松偶作琴瑟调":雪落松树偶然奏响琴瑟般的音调,
"过竹徐闻环佩声":雪过竹林渐闻环佩似的声响。
# 闻:一作移。
"江天鸣雁畏相失":江天中鸣叫的大雁害怕彼此失散,
"龙庭奔马豪如惊":北方胡地的奔马豪迈如受惊骇。
"丞相沙堤初踏练":丞相府的沙堤上初踏积雪如白练,
"将军紫髯浑缀璎":将军的紫胡须上全缀满雪粒如珠璎。
"岩前饥杀啸风虎":山岩前饥饿的老虎在风中呼啸,
# 杀:一作煞。
"海上冻死吞舟鲸":海洋上能吞舟的巨鲸被冻死。
"我有高楼擘云上":我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劈开云层,
"双瞳一开千里明":双眼一睁开便见千里银白通明。
"群阎逐去疫疠远":积雪驱走疫鬼使瘟疫远离,
"长逵压下尘埃清":漫长大道被雪覆盖令尘埃肃清。
"当知有年可坐致":可知丰收之年即将到来,
"东皋父老休营营":东边田野的父老不必再劳苦奔忙。
"因招大使赏天瑞":于是邀请大使共赏天降祥瑞,
"醉把羲黄向上凭":在醉意中手持羲黄之道,向上天寻求指引。
# 凭:一作评。
"穷通得丧了无事":人生困窘通达、得与失都成闲事,
"庄老器宇何难并":与庄老的旷达有何不同?
"君起作歌我作和":您作歌我来应和,
# 作:一作起。
"天地和气须充盈":愿天地间充满祥和之气。
"当年此乐不可得":往年难享如此赏雪之乐,
"与雪对舞摅平生":今与雪花共舞抒发平生之志。
"共君学取雪好处":愿与您共学雪花的美德,
"平施万物如权衡":公平施惠万物如秤锤权衡般不偏不倚。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中以“寒英”称雪,描绘南阳大旱逢雪之景,既显“六出”造化之奇,又借“愁编氓”“有年致”体现忧民情怀,更以“平施万物”喻为政之道,呼应《岳阳楼记》的忧乐观,在格律中完成写景到言志的升华。
2. 写作手法
拟人:“散乱狂飞若倚势,徘徊缓舞如含情”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雪花拟人化,写雪花散乱狂飞似依仗权势,徘徊缓舞又好像饱含深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飞舞的姿态。
3. 分段赏析
前六句写南阳地区旱情严重,民生艰难。“南阳风俗常苦耕,太守忧民敢不诚”,描绘了南阳地区百姓长期辛苦耕种的风俗,体现出太守对百民生的关注。“今秋与冬数月旱,二麦无望愁编氓”,点明时间和旱情,农作物收成无望,百姓为此发愁,进一步强调民生艰难。“龙遁云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轰轰”,用“龙遁云藏”形象地写出天气干旱,龙王仿佛躲起来不愿行雨,而荒祠里巫婆神汉的祈雨鼓声徒然作响,却无济于事,从侧面烘托出旱情的严重和百姓的无奈。中八句描绘南阳冬夜降雪的景象,展现自然造化之奇。“昨宵天意骤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以“寒英”雅称雪花,写昨夜天气突然变化,阴云密布,雪花飘落。“裁成片片尽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将雪花比作精心裁剪的六角形花瓣,称赞大自然造物的精妙。“散乱狂飞若倚势,徘徊缓舞如含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雪花拟人化,写雪花散乱狂飞似依仗权势,徘徊缓舞又好像饱含深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飞舞的姿态。“千门竞扫明月色,万木都拆寒梅英”,描绘出千家万户争相清扫积雪,树木枝条被雪压弯,仿佛在和梅花比美的画面,从侧面展现雪花纷扬的壮美景象。末二十六句结合当地大旱后得雪缓解灾情的情境,写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天上风流忽尔在,人间险阻无不平”,由雪景联想到社会,雪的到来仿佛让世间的一切险阻都变得平坦,寓意着雪能带来公平和美好。“因松偶作琴瑟调,过竹徐移环佩声”,通过雪落在松树上发出琴瑟般的声音,经过竹林发出环佩般的声响,从听觉角度进一步描写雪,增添了雪的韵味。“江天鸣雁畏相失,龙庭奔马豪如惊”,通过江天中飞翔的大雁和北方雪原上奔跑的骏马,展现出雪天的宏大场景,使诗歌的意境更加开阔。“丞相沙堤初踏练,将军紫髯浑缀璎”,描绘了雪后丞相踏雪、将军披雪的形象,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岩前饥煞啸风虎,海上冻死吞舟鲸”,通过描写雪对猛虎和巨鲸的影响,进一步强调雪的力量,也暗示了雪能对世间万物产生影响。“我有高楼擘云上,双瞳一开千里明”,作者登上高楼,视野开阔,看到雪后的美景,心情愉悦。“群阎逐去疫疠远,长逵压下尘埃清”,写雪能驱赶疾病,净化环境,表达了对雪的赞美。“当知有年可坐致,东皋父老休营营”,告诉百姓知道会有丰收之年,不必再为生计忙碌,体现出作者对百姓的关怀。“因招大使赏天瑞,醉把羲黄向上评”,作者邀请友人共赏雪景,喝醉后仿佛回到了上古的羲皇时代,表达了对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穷通得丧了无事,庄老器宇何难并”,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观,认为困窘和显达都不必在意,要像庄子和老子一样有广阔的胸怀。“君起作歌我作和,天地和气须充盈”,与友人相互唱和,希望天地间充满和谐的气氛。“当年此乐不可得,与雪对舞摅平生”,感慨当年没有这样的快乐,如今能与雪共舞,抒发自己的情感。“共君学取雪好处,平施万物如权衡”,点明主旨,希望和友人一起学习雪的优点,对万物公平施惠,展现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情怀,体现出作者的人生追求。
上一篇:宋·范仲淹《送丁司理赴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