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àn
wén
zhèng
gōng
jiā
xùn
bǎi
míng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xiào
dào
dāng
jié
zhōng
yǒng
biǎo
dān
chéng
xiōng
xiāng
zhù
bēi
guò
jìng
qín
shèng
xián
shū
zūn
shī
zhòng
qīn
shū
kuáng
xùn
ràng
dūn
lín
jìng
zhǎng
huái
怀
yòu
lián
guǎ
pín
qiān
gōng
shàng
lián
jié
jué
jiè
jiāo
ào
qíng
zhǐ
luàn
fèi
bào
ēn
zuò
shì
xún
tiān
ài
shēng
líng
chǔ
shì
xíng
xiū
shēn
shén
ér
sūn
jiān
xīn
shǒu
chéng
jiā
zhòng
shàn
gēn

译文

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要知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邻里方和睦。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谦逊恭敬崇尚廉洁,务必戒除骄傲之心。字纸不可随意废弃,珍惜粮食感恩自然;行事遵循天理正道,仁爱万物珍惜生命。立身处世践行"八德",修养身心敬奉祖先;儿孙若能坚守此道,持家立业广植善根。

逐句剖析

"孝道当竭力":尽孝道当竭尽全力,

"忠勇表丹诚":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

# 丹诚:赤诚之心。

"兄弟互相助":兄弟姐妹互相帮助,

"慈悲无过境":要知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

"勤读圣贤书":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

"尊师如重亲":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

"礼义勿疏狂":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

"逊让敦睦邻":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邻里方和睦。

# 敦睦:亲善和睦。

"敬长与怀幼":尊敬长辈关怀幼小,

"怜恤孤寡贫":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

# 怜恤:怜爱体恤。

"谦恭尚廉洁":谦逊恭敬崇尚廉洁,

"绝戒骄傲情":务必戒除骄傲之心。

"字纸莫乱废":字纸不可随意废弃,

"须报五谷恩":珍惜粮食感恩自然;

# 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

"作事循天理":行事遵循天理正道,

"博爱惜生灵":仁爱万物珍惜生命。

"处世行八德":立身处世践行"八德",

# 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

"修身率祖神":修养身心敬奉祖先;

"儿孙坚心守":儿孙若能坚守此道,

"成家种善根":持家立业广植善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家训诗。全诗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系统阐述了儒家伦理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要义。从“孝道当竭力”到“博爱惜生灵”,循序渐进地展现了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完整体系。诗中既包含“尊师如重亲”的处世之道,又强调“怜恤孤寡贫”的仁爱精神,最后以“种善根”的比喻点明家风传承的重要性。通篇语言平实自然,将儒家思想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展现了宋代家训注重实践性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家训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孝顺父母、兄弟和睦讲到读书明理、待人接物,再说到勤俭持家、爱惜物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规范,传递了踏实做人、勤勉持家的道理,体现了传统家庭教育的朴实智慧。

2. 分段赏析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开篇四句直指立身之本。“竭力”二字强调尽孝需全力以赴,“丹诚”以赤色喻忠心之纯粹。兄弟互助由家及世,用“无边境”将慈悲具象化,短短数语勾勒出儒家修齐治平的逻辑脉络。“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转入处世之道。“勤读”与“重亲”并提,揭示学问与伦理的共生关系。“勿疏狂”的告诫与“敦睦”的倡导形成张力,在破立之间展现中庸智慧。“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拓展社会关怀维度。通过“敬长怀幼”构建代际伦理,以“怜恤孤贫”体现社会担当。后句转向内在修养,“尚”与“戒”的对举凸显修身如履薄冰的警醒。“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从惜物到敬天,展现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将爱惜字纸与感恩五谷的日常细节,升华为遵循天道的哲学思考,说理不离生活本真。“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收束全篇,以“八德”总括前文。末句“种善根”的农耕意象,将抽象的道德教化转化为可传承的家风,体现训导诗“浅中寓深”的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三·晚》

下一篇:宋·范仲淹《阅古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