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óng
jùn
huái
shàng
fēng
sān
shǒu
sān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zhào
wēi
páng
guān
sǔn
shén
shí
zài
píng
xiǎn
zhōng
rén

译文

一只小船在风浪中比树叶还要危险,在一旁观看,也会让人提心吊胆、心神不安。将来有一天当自己身处安稳的平地时,不要忽略那些仍在险境中的人。

逐句剖析

"一棹危于叶":一只小船在风浪中比树叶还要危险,

"傍观亦损神":在一旁观看,也会让人提心吊胆、心神不安。

"他时在平地":将来有一天当自己身处安稳的平地时,

"无忽险中人":不要忽略那些仍在险境中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其三)》是宋代范仲淹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为行旅题材,记录了诗人赴任途中在淮河遇风的经历。“一棹危于叶”以比喻写出船在风浪中如叶片般危险,“傍观亦损神”从旁观者角度衬出险境;后两句由眼前景生发感慨,劝人身处顺境时莫忘困境中的人。语言质朴自然,借实景抒发感悟,既写出行旅中的惊险,又蕴含体谅他人的哲理,情感真挚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为宋代文人范仲淹在景祐元年(1034年)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这组五言绝句创作于他被贬担任睦州知州的途中,当时46岁的范仲淹因进言劝阻废黜皇后而触怒宋仁宗,从汴京启程前往桐庐郡,行至淮河遭遇风浪时写下了这组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棹危于叶”开篇直击行船遇风的惊险。“棹”指船桨,这里代指船;“危于叶”用比喻,说船像树叶一样在风浪中飘摇,既写出风势之大,又突出船的脆弱,仅五个字就把险境具象化,让人能想象到淮河上狂风掀浪的画面。“傍观亦损神”从旁观者的角度衬托危险。即便只是在一旁看着,也会让人提心吊胆、心神不宁。“傍观”二字暗示诗人可能正身处其中,用他人的视角反写自身处境的惊险,让“危”的感受更强烈,也悄悄流露出对当下境况的担忧。“他时在平地”笔锋一转,从眼前的险境转向未来的安稳。“平地”对应前文的“险”,指脱离危险、身处顺境的时候。这句像是在预想之后的日子,为后文的感慨做铺垫,让思绪从当下的紧张延伸到对未来的思考。“无忽险中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提醒自己(也告诫他人):当身处安稳时,不要忽略那些仍在险境中的人。这句把个人经历升华为对他人的关怀,让诗歌跳出单纯的行旅记录,有了体谅他人的温度。从写险到劝人,情感自然递进,真挚而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和提刑赵学士探梅三绝(其一)》

下一篇:宋·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