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hàn
yuè
·
·
píng
diào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1
míng
yuè
míng
yuè
míng
yuè
zhēng
nài
zhà
yuán
huán
quē
qià
nián
shào
dòng
fáng
rén
zàn
huān
huì
qián
bié
xiǎo
lóu
píng
kǎn
chù
zhèng
shì
nián
shí
jié
qiān
qīng
guāng
yòu
jiù
nài
yǒng
yàn
yàn
rén
jué

译文

明月啊明月,怎奈刚刚圆了又缺。就好像年轻夫妻,短暂的欢乐相会后、又像以前一样离别。在小楼独自凭栏,去年的这个时候。一洒千里的清亮月光还是像从前一样,奈何长夜漫漫、无人相伴。

逐句剖析

"明月明月明月":明月啊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怎奈刚刚圆了又缺。

# 乍圆:刚圆。,争奈:怎奈。如何忍耐。

"恰如年少洞房人":就好像年轻夫妻,

# 年少洞房人:年轻夫妻。

"暂欢会、依前离别":短暂的欢乐相会后、又像以前一样离别。

# 依前:照样,如同以前。

"小楼凭槛处":在小楼独自凭栏,

"正是去年时节":去年的这个时候。

"千里清光又依旧":一洒千里的清亮月光还是像从前一样,

# 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奈夜永、厌厌人绝":奈何长夜漫漫、无人相伴。

# 人绝:即言故人不在。,厌厌:同“恹恹”,心绪低沉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是柳永慢词中极具时空张力的闺情佳作。词人以三轮"明月"叠唱起笔,将银盘初满便逢残的月相,比作少年夫妻乍聚又离的遗憾——正如洞房烛影未消,便要面对孤舟远逝的结局。下片以"小楼凭槛"的空间锚点,勾连"去年时节"的记忆闪回,通过时空叠印的手法,让千里清光成为年年相似的伤心布景。当"永夜"与"人绝"形成宿命般的对仗,寻常的月圆月缺,便升华为聚散无常的生命隐喻。全词以白描见长,却在"又依旧"的重复中,暗藏着蚀骨的悲凉:那些曾在月光下盟誓的欢会,终究化作了永夜独坐的永恒注脚,道尽柳永对人间情爱的清醒与慈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通过描绘明月的圆缺变化,将其与人间夫妻的短暂欢会和长久离别相对比,又借小楼凭槛、去年时节以及千里清光依旧等情景,表达了闺中女子面对爱人离去后的孤独、哀怨、无奈之情,营造出一种伤感、孤寂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比兴:以明月的“乍圆还缺”起兴,引出人间夫妻“暂欢会、依前离别”的聚散无常,借自然现象类比人事,使情感表达更委婉且富有诗意。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千里清光又依旧”的明月景色,抒发了闺妇面对依旧月光却物是人非的孤独、哀怨与无奈之情,让无形的情感依托于具体的明月之景,更具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开篇以三个“明月”的叠字起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氛围,仿佛词人正对着高悬的明月,反复地呢喃。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本就常被赋予团圆的象征意义,而这里词人却发出“争奈乍圆还缺”的感慨,“争奈”一词道尽无奈,明月刚圆满却又很快残缺,这一自然现象被词人敏锐捕捉,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暗示了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遗憾。“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词人将明月的圆缺与人间的聚散联系起来,以新婚夫妻短暂的欢会和依旧要面临的离别作比。“年少洞房人”描绘出新婚的甜蜜与美好,“暂欢会”强调欢会时间的短暂,“依前离别”则无情地揭示了离别才是最终的结局,这一对比深刻地表现出人间聚散无常,幸福总是转瞬即逝,让人徒生伤感。“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场景转换到词人独自倚靠在小楼栏杆处,时间回溯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小楼凭槛”是一个典型的抒情场景,常常出现在诗词中,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与沉思。“正是去年时节”点明时间的重复性,去年此时或许也有着类似的情境,同样是面对明月,同样是满心的思念与哀愁,引发读者对往昔故事的遐想,增强了情感的厚度。“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明月的清辉依旧洒向千里大地,然而物是人非,面对依旧的月光,词人心中的无奈愈发深沉。“奈夜永”写出夜晚的漫长难捱,“厌厌人绝”则生动地刻画了词人因思念过度而萎靡不振、近乎绝望的状态。在这清冷的月光下,词人孤独地熬过漫漫长夜,无尽的相思和哀愁将其紧紧缠绕,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助。

4. 作品点评

《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展现出柳永的填词技艺与独特的情感表达。词中以质朴且直白的语言,将闺中女子对聚散无常的哀怨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对明月圆缺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比附人间悲欢,极具艺术感染力。以时间维度拓展情感深度,使“离别”这一主题得以升华,成为一种永恒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前段起句,叠用三“明月”,本系游戏笔墨,无关体例。至第四字,“月”字仄声,乃以人替平之法。若用上去,便不协律矣。

清陈廷敬、王奕清等《钦定词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安公子·中吕调》

下一篇:宋·柳永《玉蝴蝶·五之二·仙吕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