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èr
shí
·
·
qiū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2
wǎn
qíng
chū
dàn
yān
lǒng
yuè
fēng
tòu
chán
guāng
jué
cuì
zhàng
liáng
shēng
qiū
jiàn
wēi
hán
tiān
bài
qiāo
chuāng
西
fēng
mǎn
yuàn
shuì
chéng
hái
gēng
lòu
yōu
xīn
wàn
gǎn
bìng
shēng
dōu
zài
rén
chóu
ěr
tiān
zěn
zhī
dāng
shí
yí‌
zuò
shí
fēn
yíng
yǒng
yǒu
shí
fēn
míng
zhěn
shàng
​​zhuó​​
zhú
àn
shí
jiǔ
xǐng
yuán
lái
yòu
shì
mèng
shuì
jiào
lái
zuò
wàn
zhǒng
liáo
qíng
zěn
lái
chóng
xié
yún
zài
zhěng
xiāng
bèi
zhù
gào
tiān
yuàn
cóng
jīn
yǒng
pāo

译文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月亮,风透过月光如水般清澈。我感觉到翠绿的帐幔之中、凉意涌起了阵阵因秋而生的愁思。天气渐渐转凉,进入了微寒的季节。凋零的树叶敲打着窗户,西风灌满庭院,辗转难眠索性只好起身。漏壶滴水的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在呜咽、每一滴都仿佛敲碎了我的心,万千感慨一齐涌上心头,都化作这离人愁绪里的声声哀叹。上天怎会知道、当时说过的那一句话,竟让我如此魂牵梦绕,难以释怀。长夜终有尽时,有时我分明躺在枕上,却难以入睡,我眯着眼,痴痴地凝视着,心中满是眷恋。烛光渐渐暗下去,我从酒醉中醒来,却发现原来刚才的一切又是一场梦罢了。我从睡梦中醒来、披上衣服独自坐着,心中涌起无数百无聊赖的情思。怎样才能让你回到我的身边呢?让我们重新共度缠绵的时光,再整理好那还残留着你香气的被子。我对着苍天虔诚地许愿,希望从今往后,你永远都不会抛弃我。

逐句剖析

"晚晴初":傍晚时分,雨过天晴,

"淡烟笼月":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月亮,

"风透蟾光如洗":风透过月光如水般清澈。

# 蟾:月

"觉翠帐、":我感觉到翠绿的帐幔之中、

"凉生秋思":凉意涌起了阵阵因秋而生的愁思。

"渐入微寒天气":天气渐渐转凉,进入了微寒的季节。

"败叶敲窗":凋零的树叶敲打着窗户,

"西风满院":西风灌满庭院,

"睡不成还起":辗转难眠索性只好起身。

"更漏咽、":漏壶滴水的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在呜咽、

# 更漏:古代计时,夜间以更鼓和用铜壶滴漏。此指铜壶滴漏与更鼓之声。

"滴破忧心":每一滴都仿佛敲碎了我的心,

"万感并生":万千感慨一齐涌上心头,

"都在离人愁耳":都化作这离人愁绪里的声声哀叹。

"天怎知、":上天怎会知道、

"当时一句":当时说过的那一句话,

"做得十分萦系":竟让我如此魂牵梦绕,难以释怀。

# 做得:落得。

"夜永有时":长夜终有尽时,

"分明枕上":有时我分明躺在枕上,却难以入睡,

"觑著孜孜地":我眯着眼,痴痴地凝视着,心中满是眷恋。

# 著:一作“着”。

"烛暗时酒醒":烛光渐渐暗下去,我从酒醉中醒来,

"元来又是梦里":却发现原来刚才的一切又是一场梦罢了。

"睡觉来、":我从睡梦中醒来、

"披衣独坐":披上衣服独自坐着,

"万种无憀情意":心中涌起无数百无聊赖的情思。

# 无憀:同无聊,情感失落。

"怎得伊来":怎样才能让你回到我的身边呢?

"重谐云雨":让我们重新共度缠绵的时光,

# 云雨:喻男女交欢。

"再整余香被":再整理好那还残留着你香气的被子。

"祝告天发愿":我对着苍天虔诚地许愿,

# 祝告:祈祷,对天发誓。

"从今永无抛弃":希望从今往后,你永远都不会抛弃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十二时·秋夜》是宋代诗人柳永写的一首词。此词主题围绕着秋夜中的离情别绪展开,上片主要写秋夜之景与词人的愁绪,中片饱含着女主无尽的失望、惆怅、忧伤与落寞,下片着重抒发离情,“怎得伊来”等句直白地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渴望重逢的心愿。整首词通过“淡烟笼月”“败叶敲窗”等秋夜之景,烘托出孤寂凄凉的氛围,以景衬情,景与情融合自然,以秋夜之景为依托,将离人愁思表现得深刻而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秋夜相思词。上片描绘了秋夜淡烟笼月、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的凄凉景色,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渲染出离人的愁绪;中片追忆相会情景,转至梦中同眠共枕、深情凝望的画面;下片写梦醒后披衣独坐的孤独无依,直抒胸臆发出愿与伊人重谐旧好、永不抛弃的誓言。全词借秋夜萧瑟之景,抒发了离人对情人的深切思念与渴望相守的真挚情感。

2. 写作手法

直接抒情:词中“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直抒胸臆发出愿与伊人重谐旧好、永不抛弃的誓言,将主人公的情感推向高潮,直白地展现出其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读者深切体悟到其内心燃烧的炽烈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夜初晴之景。起笔三句,描写秋夜之月,夜空中一抹薄云如淡烟般轻柔地笼罩着明月,秋风透过月亮洒下清冷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然而,对于独守翠帐的女子而言,却感阵阵凉意袭人,秋思暗起,表明女子在享受秋夜清凉的同时,也不禁涌起缕缕愁思。而“渐入微寒天气”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秋的萧瑟之感,暗示着女子的孤独与凄清愈发浓重。紧接着,笔锋一转,窗外“败叶敲窗,西风满院”,描绘出一种萧瑟的景象,在这样的情境下,女子夜不能寐,只好披衣起身,独自闷坐。“低沉的更漏声如人之凄咽,声声入耳”,将更漏声拟人化,仿佛更漏也在为人间的离愁而低泣,“更何况是离人之愁耳”,强调了女子作为离人,这更漏声无疑更加深了她的忧愁。中片开篇“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这一声感叹,犹如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遥想往昔,当时一句情话,惹起了多少魂牵梦萦,天亦不知,情郎怎知?当初一句话如今成了难以释怀的牵挂。“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着孜孜地”,漫长的夜晚,主人公在枕上辗转反侧,心中满是对往昔的回忆,无数次在枕上迷迷糊糊,恍惚间情郎翩翩而来,二人于灯下深情对望,那一刻,满心皆是难以抑制的喜悦。“喜不自胜”四字,将女主在梦中的甜蜜与欢喜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美好的梦境终究短暂。“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在昏暗的烛光下,主人公从酒醉中醒来,才发现刚才的一切只是梦境,此处运用精妙的倒折笔法,词人先描写梦境,却将入梦的原因醉酒,藏在后面来说,主要也是为了造成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让读者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失落感。此段着重刻画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心理活动,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下片开篇,“睡觉来”这一句有着双承的作用,远承上片中“睡不成还起”的辗转难眠,将夜不能寐的愁绪延续;又近接中片“又是梦里”的失落,展现出从虚幻梦境中重回现实的无奈。主人公从睡梦中醒来,披上衣服独自坐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无聊和烦闷。“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直接抒发了主人公渴望与爱人相聚,重温往日恩爱的强烈愿望。这份渴望在心中不断盘旋。她幻想着,等情郎回来,一定要重新精心整理那尚留有余香的枕被,与情郎再次“重谐云雨”。因而主人公向苍天祈祷,希望从此不再被抛弃,“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此段将主人公的情感推向高潮,直白地展现出其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其内心的炽热情感。

4. 作品点评

《十二时·秋夜》是北宋词人柳永词作中以秋夜抒离情的诗歌。全词既有淡烟笼月、败叶敲窗的秋夜背景渲染,又有披衣独坐、梦醒酒醉的动作细细节刻画,借动作描写烘托心绪,更有“重谐云雨”“永无抛弃”等情感的直接抒发,这种融合背景烘托、行为刻画与情感直陈的手法,集中体现了柳永情爱词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柳屯田情语多俚浅。如“祝告发天愿,从今永无抛弃。”开元曲一派,词流之下乘者也。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燕归梁·中吕调》

下一篇:宋·柳永《玉楼春·五之一·大石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