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初":傍晚时分,雨过天晴,
"淡烟笼月":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月亮,
"风透蟾光如洗":风透过月光如水般清澈。
# 蟾:月
"觉翠帐、":我感觉到翠绿的帐幔之中、
"凉生秋思":凉意涌起了阵阵因秋而生的愁思。
"渐入微寒天气":天气渐渐转凉,进入了微寒的季节。
"败叶敲窗":凋零的树叶敲打着窗户,
"西风满院":西风灌满庭院,
"睡不成还起":辗转难眠索性只好起身。
"更漏咽、":漏壶滴水的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在呜咽、
# 更漏:古代计时,夜间以更鼓和用铜壶滴漏。此指铜壶滴漏与更鼓之声。
"滴破忧心":每一滴都仿佛敲碎了我的心,
"万感并生":万千感慨一齐涌上心头,
"都在离人愁耳":都化作这离人愁绪里的声声哀叹。
"天怎知、":上天怎会知道、
"当时一句":当时说过的那一句话,
"做得十分萦系":竟让我如此魂牵梦绕,难以释怀。
# 做得:落得。
"夜永有时":长夜终有尽时,
"分明枕上":有时我分明躺在枕上,却难以入睡,
"觑著孜孜地":我眯着眼,痴痴地凝视着,心中满是眷恋。
# 著:一作“着”。
"烛暗时酒醒":烛光渐渐暗下去,我从酒醉中醒来,
"元来又是梦里":却发现原来刚才的一切又是一场梦罢了。
"睡觉来、":我从睡梦中醒来、
"披衣独坐":披上衣服独自坐着,
"万种无憀情意":心中涌起无数百无聊赖的情思。
# 无憀:同无聊,情感失落。
"怎得伊来":怎样才能让你回到我的身边呢?
"重谐云雨":让我们重新共度缠绵的时光,
# 云雨:喻男女交欢。
"再整余香被":再整理好那还残留着你香气的被子。
"祝告天发愿":我对着苍天虔诚地许愿,
# 祝告:祈祷,对天发誓。
"从今永无抛弃":希望从今往后,你永远都不会抛弃我。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秋夜相思词。上片描绘了秋夜淡烟笼月、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的凄凉景色,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渲染出离人的愁绪;中片追忆相会情景,转至梦中同眠共枕、深情凝望的画面;下片写梦醒后披衣独坐的孤独无依,直抒胸臆发出愿与伊人重谐旧好、永不抛弃的誓言。全词借秋夜萧瑟之景,抒发了离人对情人的深切思念与渴望相守的真挚情感。
2. 写作手法
直接抒情:词中“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直抒胸臆发出愿与伊人重谐旧好、永不抛弃的誓言,将主人公的情感推向高潮,直白地展现出其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读者深切体悟到其内心燃烧的炽烈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夜初晴之景。起笔三句,描写秋夜之月,夜空中一抹薄云如淡烟般轻柔地笼罩着明月,秋风透过月亮洒下清冷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然而,对于独守翠帐的女子而言,却感阵阵凉意袭人,秋思暗起,表明女子在享受秋夜清凉的同时,也不禁涌起缕缕愁思。而“渐入微寒天气”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秋的萧瑟之感,暗示着女子的孤独与凄清愈发浓重。紧接着,笔锋一转,窗外“败叶敲窗,西风满院”,描绘出一种萧瑟的景象,在这样的情境下,女子夜不能寐,只好披衣起身,独自闷坐。“低沉的更漏声如人之凄咽,声声入耳”,将更漏声拟人化,仿佛更漏也在为人间的离愁而低泣,“更何况是离人之愁耳”,强调了女子作为离人,这更漏声无疑更加深了她的忧愁。中片开篇“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这一声感叹,犹如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遥想往昔,当时一句情话,惹起了多少魂牵梦萦,天亦不知,情郎怎知?当初一句话如今成了难以释怀的牵挂。“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着孜孜地”,漫长的夜晚,主人公在枕上辗转反侧,心中满是对往昔的回忆,无数次在枕上迷迷糊糊,恍惚间情郎翩翩而来,二人于灯下深情对望,那一刻,满心皆是难以抑制的喜悦。“喜不自胜”四字,将女主在梦中的甜蜜与欢喜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美好的梦境终究短暂。“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在昏暗的烛光下,主人公从酒醉中醒来,才发现刚才的一切只是梦境,此处运用精妙的倒折笔法,词人先描写梦境,却将入梦的原因醉酒,藏在后面来说,主要也是为了造成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让读者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失落感。此段着重刻画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心理活动,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下片开篇,“睡觉来”这一句有着双承的作用,远承上片中“睡不成还起”的辗转难眠,将夜不能寐的愁绪延续;又近接中片“又是梦里”的失落,展现出从虚幻梦境中重回现实的无奈。主人公从睡梦中醒来,披上衣服独自坐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无聊和烦闷。“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直接抒发了主人公渴望与爱人相聚,重温往日恩爱的强烈愿望。这份渴望在心中不断盘旋。她幻想着,等情郎回来,一定要重新精心整理那尚留有余香的枕被,与情郎再次“重谐云雨”。因而主人公向苍天祈祷,希望从此不再被抛弃,“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此段将主人公的情感推向高潮,直白地展现出其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其内心的炽热情感。
4. 作品点评
《十二时·秋夜》是北宋词人柳永词作中以秋夜抒离情的诗歌。全词既有淡烟笼月、败叶敲窗的秋夜背景渲染,又有披衣独坐、梦醒酒醉的动作细细节刻画,借动作描写烘托心绪,更有“重谐云雨”“永无抛弃”等情感的直接抒发,这种融合背景烘托、行为刻画与情感直陈的手法,集中体现了柳永情爱词的创作特色。
# 柳屯田情语多俚浅。如“祝告发天愿,从今永无抛弃。”开元曲一派,词流之下乘者也。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
上一篇:宋·柳永《燕归梁·中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