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嶰管变青律":律管中吹出春天的律吕,
# 青律:青帝所司之律,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青帝为司春之神,青律也就是冬去春来的意思。,嶰管:以嶰谷所生之竹而做的律本,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定声器。《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此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帝里阳和新布":京都里阳光开始重新回暖。
# 阳和:暖和的阳光。,帝里:指汴京。
"晴景回轻煦":晴朗的日光召回了温暖的天气。
# 轻煦:微暖。
"庆嘉节、":庆祝佳节、
# 嘉节:指元宵节。
"当三五":正当正月十五。
# 三五:正月十五。
"列华灯、":排列着华美的灯烛、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都是如此。
"遍九陌、":满京城的街道上、
# 九陌:汉代长安街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
"罗绮香风微度":都是身着罗绮的人群,微风中飘过阵阵香气。
# 罗绮:本为丝织品,这里指男女人群。
"十里然绛树":十里长街点燃了绛红色的树灯。
# 绛树:神话传说中仙宫树名。《淮南子·墬形训》:“(昆仑山)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这里指经人工装饰的树。,然:通“燃”,点燃。
"鳌山耸、":鳌山灯高耸入云、
# 鳌山:宋代元宵节,人们将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亦作“鰲山”。
"喧天箫鼓":箫鼓之声喧天动地。
"渐天如水":渐渐天空如清水般澄澈,
"素月当午":洁白的月亮升至中天。
# 素月:洁白的月亮。
"香径里、":花香弥漫的小径里,
"绝缨掷果无数":男女之间交往、女子向心仪男子投掷果实的场景无数。
# 掷果:掷果,《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绝缨:绝缨,扯断结冠的带。据《韩诗外传》卷七载:“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晋与楚战,有楚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
"更阑烛影花阴下":夜深时分,在烛影花阴之下,
# 更阑:夜深。
"少年人、":少年的男女、
"往往奇遇":常常有意外的遇合。
"太平时、":太平盛世、
"朝野多欢民康阜":朝廷与民间都充满欢乐,百姓安康富足。
# 康阜:安乐富足。
"随分良聚":随意找个好地方相聚。
# 随分:随便。
"堪对此景":面对如此美景,
# 堪:可是。
"争忍独醒归去":怎么忍心独自清醒着归去。
# 争忍:怎么忍心。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慢词,也是一首节庆词。描绘了北宋汴京元宵节的繁华盛景,体现了宋仁宗时期的太平气象,暗含对盛世欢愉的沉醉与留恋,流露出词人融入市井生活的独特审美情趣。
2. 写作手法
用典:“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一句,化用“绝缨”与“掷果”双典:前者典出《韩诗外传》,楚庄王宴饮时宽恕戏美人者,后得忠勇之士效死;后者引自《晋书·潘岳传》,潘岳姿容俊美,路人掷果盈车。柳永以“绝缨”暗喻君臣相得之欢,“掷果”象征男女相慕之情,既呼应元宵佳节男女同游的狂欢场景,又暗含对太平盛世“朝野多欢”的赞颂,典故虚实相生,雅致中见深意。虚实结合:“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一句,实写汴京元宵华灯如昼、人潮涌动的喧嚣,虚以“罗绮”“香风”代指盛装男女,不直言人流如织而熙攘自现。“争忍独醒归去”更以虚情应实景,于笙歌烛影中托出沉醉忘归之态,反衬盛世欢愉之真实可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以节令变换,点明帝京新春的温暖和畅。继而写天气晴朗,更显气候宜人。“庆嘉节、当三五”,实写元宵佳节的欢腾景象。正月十五元宵,实则为灯节,“列华灯”三句,描绘家家户户张挂彩灯的景象,而赏灯人群之众,则以“罗绮”“香风”暗指男女人流。“九陌”“十里”极言范围之广。“十里”三句,再写彩灯高低错落悬挂,“萧鼓”在热闹场景中奏响,美丽花灯与音乐演奏相互映衬。上片大多笔墨着于元宵的气候、灯景与乐器,人物在这环境中仅以衣锦飘香、若隐若现的形态浮现,虚中含实,以特征代指整体,且人群“遍九陌”,足见其多。下片以“天”字承接,从“喧天箫鼓”自然过渡到“渐天如水”,一个“渐”字,拉开时间的帷幕。时辰已晚,“天如水”,天空清澄宁静。“素月当午”,月光正照中天。人们从赏灯的热闹中,转而各自寻觅心之所欢。“绝缨掷果无数”,运用两个典故,言说此类艳遇故事,且非一人之遇,而是“无数”之多。更阑”二句,写景优美,叙事动人。“烛影花阴”,光影朦胧,“少年人、往往奇遇”,多少风流韵事隐于其间,却乐而不淫,就此收束。“太平”二句,将视野拓展,书写当时的承平气象。词的结尾,面对如此美景,“争忍独醒归去”,足见乐而忘返之情。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铺叙见长,气象渲染浓淡适宜。写景时疏时密,用典贴合时宜。人物于良辰美景中出现并活跃着,呈现太平景象,结合起来含欢乐常保之意。
# 范蜀公尝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
宋祝穆《方舆胜览》
# 全词疏密相间,真可谓“密不容针,疏能卧牛”。
不详薛瑞生《古典诗词名家·柳永词选》
下一篇:宋·柳永《惜春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