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n
gōng

朝代:唐作者:徐凝浏览量:3
shuǐ
lián
qián
liú
shuāng
zhào
jiā
fēi
yàn
shì
zhāo
yáng
zhǎng
zhōng
xiāo
shēng
jué
sān
shí
liù
gōng
qiū
cháng

译文

晶莹如水的珠帘里月光皎洁,晃动着美女的身姿,赵家飞燕在昭阳宫侍奉君王。欢乐歌舞后箫声中止,宫女们感到秋夜的漫长。

逐句剖析

"水色帘前流玉霜":晶莹如水的珠帘里月光皎洁,晃动着美女的身姿,

# 玉霜:白色的霜。一说指女子美好的容貌。,流玉霜:谓月光皎洁如霜,流泻于地。玉霜:白色的霜。一说指女子美好的容貌。,水色帘:珠帘,因晶莹如水,故称。

"赵家飞燕侍昭阳":赵家飞燕在昭阳宫侍奉君王。

# 昭阳:汉宫殿名,成帝时赵飞燕居之。唐人宫怨诗中常用汉宫以指代唐代宫殿。,赵家飞燕:即赵飞燕,为汉成帝妃子名,住在昭阳殿。

"掌中舞罢箫声绝":欢乐歌舞后箫声中止,

# 箫声绝:洞箫发出的旋律停了下来。,掌中舞:在人掌上跳舞。相传赵飞燕可作掌上舞蹈。

"三十六宫秋夜长":宫女们感到秋夜的漫长。

# 秋夜长:秋天夜晚时间长,也指人在寂寞之时,感到时间长。,三十六宫:许多的宫殿。三十六,不是确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汉宫曲》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赵飞燕的前后生活对比,概括了宫女的一生:年轻时她凭借姿色容貌得宠,红颜凋落后却过着凄冷生活,老死宫中,任凭秋夜漫长独自煎熬。诗中通过景色与时光的描写,烘托出宫女凄凉冷落的生活,展现其在孤独绝望中度过的漫长岁月。全诗运用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以汉代唐,语句不露锋芒,于平淡话语间借古讽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徐凝(?~?),唐代诗人。籍贯睦州(今浙江建德)。他与元稹、白居易友善,穆宗时曾至杭州谒白居易,其诗《庐山瀑布》受白居易赏识。其诗以七绝见长,风格简古,意境高远,笔墨流畅、自然。 他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为后人所推崇。明人杨基评价他的诗作“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亦工书法。主要作品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徐凝于宪宗元和年间及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已与白居易有交往。长庆三年(公元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徐凝、张祜同往较文,白居易取徐凝而抑张祜。徐凝得解元,长庆初年曾赴长安应试,因不擅干谒,终失意而归,遂自嘲“天下无人重布衣”“白头游子白身归”,这首诗当作于同一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宫廷题材诗。诗中介绍了汉代宫廷中赵飞燕得宠的场景,描绘了“水色帘前流玉霜”的明丽环境与“掌中舞罢箫声绝”的歌舞盛景,体现了宫廷生活的浮华;同时通过“三十六宫秋夜长”的描写,营造了失宠宫女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宫廷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帝王薄情的隐晦批判。

2. 写作手法

对比:“赵家飞燕侍昭阳”(得宠)与“三十六宫秋夜长”(失宠)形成鲜明对比,以一人的盛宠反衬众宫女的凄凉,突出宫廷的冷酷与不公。白描:以景物描写勾勒画面,如“水色帘前流玉霜”“三十六宫秋夜长”,以简洁笔墨展现宫廷生活的两极,含蓄传递情感。借古讽今:全诗以汉代赵飞燕受宠的宫廷生活为题材,实则暗喻唐代宫女的悲惨命运,如“赵家飞燕侍昭阳”写汉代宠妃,却影射唐代后宫女子的不幸,含蓄表达对现实的感慨。双关:“秋夜长”既指季节之秋的漫长夜晚,又暗喻宫女内心的孤寂漫长,一语双关,韵味深长。

3. 分段赏析

“水色帘前流玉霜”:首句以“水色”喻帘幕的通透澄澈,以“玉霜”状其洁白晶莹,二者交融勾勒出宫廷帘幕的华贵明丽。一个“流”字赋予静态物象以动态感,既写帘幕在光影下的流转之姿,又暗喻时光如流水般易逝,为全诗奠定了时光易老、荣宠难恒的基调。“赵家飞燕侍昭阳”:次句直叙汉代宠妃赵飞燕得宠于昭阳殿的场景,“侍”字精准点出其受宠的显贵地位。“昭阳”作为汉宫正殿,象征皇权恩宠的中心,与后文“三十六宫”的冷落形成空间上的鲜明对照,暗藏“一入宫门深似海,一人得宠万人寂”的宫廷现实。“掌中舞罢箫声绝”:第三句化用“掌中舞”典故(传说赵飞燕身轻能作掌上舞),极写其受宠时的盛景:曼妙舞姿伴以悠扬箫声,尽显宫廷宴乐的繁华。“罢”“绝”二字,如乐声骤停,暗示荣宠终有尽时,繁华过后便是寂寥,为末句的转折埋下伏笔。“三十六宫秋夜长”:末句以“三十六宫”泛指整个后宫,“秋夜长”三字凝练而意蕴深长:“秋”既指时令的萧瑟,又象征宫女青春凋零的悲凉;“长”字双关,既写秋夜物理上的漫长,更暗指宫女心理上孤寂岁月的难捱。全诗至此以景结情,将无数宫女的幽怨与诗人的同情融入无边秋夜,含蓄深远,余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诗歌中,凭歌舞技艺得宠的赵飞燕,最终也因年老色衰被打入冷宫,在凄凉寂寞中度过漫长余生。更不必说众多普通宫女,既难获皇上青睐,平日相见亦难得,等待她们的唯有老死宫中的凄惨结局。此诗立意新警,显然是以汉代唐,采用曲笔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谓:“徐凝诗多浅俗,独此诗有盛唐风格。”

明杨慎《升庵诗话》

# 一人承宠,各院凄凉,只“秋夜长”三字已足。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妙在直叙而不下断语,怨意愈见。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

# 徐凝《瀑布》诗为髯苏所呵。余独爱其宫词一首。

清陆蓥《问花楼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杂曲歌辞·盖罗缝》

下一篇:唐·戎昱《八月十五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