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
huā
shǒu

朝代:唐作者:徐凝浏览量:1
shù
huā
chūn
xiàng
xuě
zhī
cán
chù
yuàn
fēng
lái
míng
zhāo
jiàn
xiào
duō
kàn
dào
huáng
hūn
huí
chén
shàng
hóng
zhī
yǐng
zài
liú
bàn
luò
shí
shí
rén
huā
cháng
duàn
chūn
fēng
què
shì
děng
xián
chuī
zhū
xiá
yàn
yàn
shān
zhī
dòng
绿
shēng
shēng
lái
shuí
wéi
shǔ
wáng
shēn
zuò
niǎo
hái
yǒu
huā
kāi
shuí
jiā
zhí
zhú
qīng
lín
bàn
jiàn
yīn
huā
yàn
yàn
zhī
chàng
lóu
rén
sòng
shēn
hóng
shān
yǐng
mén
shí
huā
dào
qiáng
wēi
míng
yàn
jué
yān
zhī
mài
fēng
qiū
fān
nòng
fān
tuì
退
xiǎo
qīng
zhuāng
chóu

译文

一棵梨花在暮春时节绽放,雪白的枝条残败之处,仿佛在埋怨风的侵袭。明天花朵会更少,我一直看到黄昏,都舍不得回去。在那如酒曲所染颜色般的溪边,长着素雅而泛红的花枝,花枝的影子倒映在溪流之中,此时花朵正半凋零着。时下的人们为了这花儿的命运而无比怜惜,肝肠寸断,然而春风却像平常一样随意地吹拂着。灿烂如朱霞的花朵在山间枝头摇曳,绿色的原野上传来声声杜鹃啼鸣。是谁甘愿化身为蜀王杜鹃鸟,它自顾自地啼叫着,花儿也自顾自地开放着。不知是哪家的杜鹃花生长在那青青的树林里,只能看到一半鲜艳的殷红花朵在枝头上像火焰般绽放。这让我回忆起在倡楼中有人送别客人的情景,那时穿着深红色衣衫的女子身影映在门边。蔷薇花开的时候,那明艳的程度真是无与伦比,像胭脂般的蔷薇花骨朵儿在麦风吹拂的秋天里绽开。花儿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出艳丽的色彩,又一次又一次地渐渐褪色,年轻的妇人化着淡淡的妆容,年长的妇人却为此满心忧愁。

逐句剖析

"一树梨花春向暮":一棵梨花在暮春时节绽放,

"雪枝残处怨风来":雪白的枝条残败之处,仿佛在埋怨风的侵袭。

# 雪枝:粘结着雪的树枝。

"明朝渐校无多去":明天花朵会更少,

"看到黄昏不欲回":我一直看到黄昏,都舍不得回去。

"曲尘溪上素红枝":在那如酒曲所染颜色般的溪边,长着素雅而泛红的花枝,

# 曲尘:借指柳树、柳条以及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呈鹅黄色的春水。曲:一作麹。

"影在溪流半落时":花枝的影子倒映在溪流之中,此时花朵正半凋零着。

"时人自惜花肠断":时下的人们为了这花儿的命运而无比怜惜,肝肠寸断,

"春风却是等闲吹":然而春风却像平常一样随意地吹拂着。

"朱霞焰焰山枝动":灿烂如朱霞的花朵在山间枝头摇曳,

# 朱霞:红霞。

"绿野声声杜宇来":绿色的原野上传来声声杜鹃啼鸣。

"谁为蜀王身作鸟":是谁甘愿化身为蜀王杜鹃鸟,

# 蜀王:古代王爵之一。

"自啼还自有花开":它自顾自地啼叫着,花儿也自顾自地开放着。

"谁家踯躅青林里":不知是哪家的杜鹃花生长在那青青的树林里,

# 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半见殷花焰焰枝":只能看到一半鲜艳的殷红花朵在枝头上像火焰般绽放。

"忆得倡楼人送客":这让我回忆起在倡楼中有人送别客人的情景,

"深红衫子影门时":那时穿着深红色衣衫的女子身影映在门边。

"花到蔷薇明艳绝":蔷薇花开的时候,那明艳的程度真是无与伦比,

"燕支颗破麦风秋":像胭脂般的蔷薇花骨朵儿在麦风吹拂的秋天里绽开。

# 燕支:泛指红色。

"一番弄色一番退":花儿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出艳丽的色彩,又一次又一次地渐渐褪色,

"小妇轻妆大妇愁":年轻的妇人化着淡淡的妆容,年长的妇人却为此满心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玩花五首》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写暮春时节梨花凋零,雪枝残败,诗人对其满心怜惜,从朝至暮流连观赏。第二首写麹尘溪上素红的花枝,在溪流中留下半落的影子,时人因花自伤,而春风却等闲吹拂。第三首以朱霞般艳丽的花枝与声声杜宇,引出对蜀王化鸟传说的联想,将花与鸟的故事相融合。第四首写青林里的踯躅花,红艳似火,由此忆起倡楼送客时女子深红衫子映门的情景。第五首写蔷薇明艳动人,却如胭脂般随着麦风渐次褪色,以花开花谢展现小妇、大妇不同的愁绪。整组诗通过对不同花卉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多重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徐凝(?~?),唐代诗人。籍贯睦州(今浙江建德)。他与元稹、白居易友善,穆宗时曾至杭州谒白居易,其诗《庐山瀑布》受白居易赏识。其诗以七绝见长,风格简古,意境高远,笔墨流畅、自然。 他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为后人所推崇。明人杨基评价他的诗作“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亦工书法。主要作品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两句描写暮春时节的一树梨花。“春向暮”点明时节,梨花如残雪般的枝条在暮春中,诗人用“怨”字赋予梨花以情感,仿佛它在怨恨风的到来吹残了自己,生动地表现出暮春梨花凋零时的凄美与哀怨之情。“明朝渐校无多去,看到黄昏不欲回”这两句进一步写对即将凋零殆尽的梨花的留恋。想到明天梨花会更少,诗人看到黄昏了还不想回去,突出了诗人对这暮春梨花的不舍与喜爱,通过行为描写展现出内心的情感。第二首:“曲尘溪上素红枝,影在溪流半落时”描绘了溪边的花枝。“曲尘”写出了溪水的颜色,素红的花枝倒映在半落的溪水中,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且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画面感十足,展现了落花与溪水相映的美景。“时人自惜花肠断,春风却是等闲吹”将时人对花的怜惜断肠之情与春风随意吹拂形成鲜明对比。时人对花的凋零满怀伤感,而春风却毫不在意地吹着,以春风的“等闲”衬托出人们对落花的深情,感慨时光的无情和自然的不为情所动。第三首:“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宇来”此句中“朱霞焰焰”写出了山上花枝如火焰般艳丽的色彩,“绿野声声”描绘了绿色的原野上杜鹃鸟的啼叫。色彩与声音相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又略带凄楚的画面,杜鹃的啼叫也为景色增添了几分哀愁的氛围。“谁为蜀王身作鸟,自啼还自有花开”运用了蜀王杜宇化为杜鹃鸟的典故。诗人发出疑问,谁让蜀王化作了杜鹃鸟呢,它自己啼叫着,花也自顾自地开放着,借典故抒发对自然和命运的感慨,有一种物是人非、自然循环的无奈之感。第四首:“谁家踯躅青林里,半见殷花焰焰枝”描写青林中的踯躅花(杜鹃花)。“谁家”带有一种寻觅的意味,“半见”写出花在林中若隐若现的状态,殷红如火焰般的花枝,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花的艳丽与生机。“忆得倡楼人送客,深红衫子影门时”由眼前的杜鹃花联想到倡楼中送客的女子,深红的衫子在门边的身影。以花引发回忆,将花与人物的形象联系起来,增添了一种情感的厚度,既有对过去场景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五首:“花到蔷薇明艳绝,燕支颗破麦风秋”写出蔷薇花的明艳动人。“明艳绝”突出蔷薇花的艳丽无双,“燕支颗破”形象地描绘出蔷薇花的形态,麦风拂过,点明时节,此时的蔷薇花在秋风中更显娇艳,展现出独特的美感。“一番弄色一番退,小妇轻妆大妇愁”将蔷薇花的颜色变化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蔷薇花一次又一次地变换颜色然后逐渐褪色,就如同小妇化着淡妆心情轻松,而大妇却因花的凋零而发愁,以花喻人,以花的兴衰暗示人的心境变化,表现出对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赵嘏《答友人》

下一篇:唐·王丽真女郎《字字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