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yǐn

朝代:唐作者:徐凝浏览量:1
jiā
ruò
xià
hái
bái
zūn
qián
dào
xiū
shì
chūn
lái
piān
ài
jiǔ
yīng
jiǔ
qiǎn
chūn
chóu

译文

乌程酒色如蚁浮,酒面泡沫似黑蚁游动,在白玉酒樽前倾杯即止,纵饮又克制。并非因春日美景而贪杯,(正因)需借酒力排遣春日愁绪。

逐句剖析

"乌家若下蚁还浮":乌程酒色如蚁浮,酒面泡沫似黑蚁游动,

"白玉尊前倒即休":在白玉酒樽前倾杯即止,纵饮又克制。

"不是春来偏爱酒":并非因春日美景而贪杯,

"应须得酒遣春愁":(正因)需借酒力排遣春日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饮》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春日饮酒为主题,首句借酒面浮沫如蚁的细节,暗写酒质醇厚,化用“蚁绿”典故暗示宴饮场景。次句以白玉酒樽的华贵反衬纵饮态度,“倒即休”三字凸显及时行乐的决绝。后两句构成逻辑反转,表面否定春日贪杯的表层动机,实则揭示借酒消解“春愁”的深层心理,既指自然节序变迁引发的怅惘,亦隐含士人仕途困顿的苦闷。全诗以白描手法将宴饮场景与心理独白交织,在传统伤春主题中注入现实痛感,既延续中唐诗歌“以酒为媒”的抒情传统,又突破单纯感时伤怀的窠臼,通过“春愁”与“酒”的辩证关系,展现诗人对生命困境的理性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徐凝(?~?),唐代诗人。籍贯睦州(今浙江建德)。他与元稹、白居易友善,穆宗时曾至杭州谒白居易,其诗《庐山瀑布》受白居易赏识。其诗以七绝见长,风格简古,意境高远,笔墨流畅、自然。 他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为后人所推崇。明人杨基评价他的诗作“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亦工书法。主要作品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具体创作年代虽未有确切记载,但结合徐凝生平经历及创作风格来推断,大致可确定其作于中唐时期。在诗中,诗人细致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借这一日常行为,生动反映出唐代士人在春日时节,借酒来消解内心春愁的独特情感。诗里所运用的“春愁”这一意象,精准地捕捉到了唐代文人群体在季节更迭之际,内心那份敏感细腻的特质,展现出他们面对时光流转、自然变化时丰富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乌家若下蚁还浮”​​,以“乌家若下”起兴,描绘酒面浮沫如蚁聚集的细节。“蚁还浮”三字生动传神,既点出酒之新酿,又暗喻宴饮场景。诗人借酒沫浮沉之态,隐喻人生愁绪的纷扰,为下文“春愁”埋下伏笔。次句“白玉尊前倒即休”​​,转向人物动作刻画。“白玉尊”凸显酒器华贵,与“倒即休”的洒脱形成反差,展现诗人举杯痛饮、一饮而尽的豪放之态。此句语言简练直白,却通过“倒即休”三字传递出借酒浇愁的迫切,暗含对现实的短暂逃离。后两句“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以否定句式直抒胸臆。诗人先否认“偏爱酒”的沉溺,再以“应须”强调饮酒的不得已。此处“春愁”是全诗核心,既指春日易逝引发的感伤,亦暗含人生际遇的苦闷。诗人将抽象愁绪与“酒”具象联结,揭示借酒消愁的普遍心境,情感转向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闲坐》

下一篇:唐·李廓《长安少年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