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悠悠海西绿":钱塘江绵延流向碧绿的东海西岸,江水悠长青翠,
# 绿:一作曲。,浙江:即钱塘江。
"惊涛日夜两翻覆":惊人的浪潮日夜翻滚涌动,每日两次潮涨潮落。
# 惊涛日夜:一作一日波涛。
"钱塘郭里看潮人":杭州城内外的观潮者们,
# 钱塘郭里:杭州城里。
"直至白头看不足":即便头发白了,依然看不够这壮阔的景象。
# 至:一作到。
唐代诗人
徐凝(?~?),唐代诗人。籍贯睦州(今浙江建德)。他与元稹、白居易友善,穆宗时曾至杭州谒白居易,其诗《庐山瀑布》受白居易赏识。其诗以七绝见长,风格简古,意境高远,笔墨流畅、自然。 他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为后人所推崇。明人杨基评价他的诗作“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亦工书法。主要作品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出游诗。此诗描写了钱塘潮以及观潮的盛况,展现了自然奇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激情的礼赞。
2. 分段赏析
首句“浙江悠悠海西绿”,,以平实笔触勾勒钱塘江的宏观景象。“悠悠”形容江流绵长平缓,“海西绿”点明江水与东海交汇处的青绿色调,呈现开阔而宁静的背景画面,为下文潮涌作铺垫。次句“惊涛日夜两翻覆”,“惊涛”突显潮水磅礴气势,“日夜两翻覆”通过时间叠加(日夜)与动作夸张(翻覆),赋予潮水不息的生命力,动静对比中暗含自然的力量。第三句“钱塘郭里看潮人”,转向人物特写,“郭里”点明观潮者身处城郭却心系自然的矛盾,暗喻世俗对精神的羁绊。“看潮人”群像勾勒,暗示此景牵动众生。末句“直至白头看不足”,通过“白头”暗示观潮者从青年到老年的时间流逝,“看不足”以口语化表达传递人们对潮水的持久痴迷,暗含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照。
上一篇:唐·齐己《早莺》
下一篇: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