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寂寞":秋天总是让人感觉寂寞寂寞。
"秋风夜雨伤离索":秋风萧瑟,夜雨淅沥,离群索居,更加感伤无着。
# 离索:“离群索居”的略语。即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
"伤离索":离群索居,感伤无着。
"老怀无奈":年老力衰,无可奈何,
# 无奈:无可奈何。,老怀:老来情怀。
"泪珠零落":眼泪儿不断下落。
# 零落:不断地下落。
"故人一去无期约":老朋友一去不返,不知何时才能再会。
# 无期约:没有一定的约会期。,故人:老朋友。
"尺书忽寄西飞鹤":书信一封,忽报西方飞来鹤。
# 尺书:指书信。古人在帛上书写,通常一尺,故称。
"西飞鹤":西方飞鹤。
"故人何在":老朋友现在何处,
"水村山郭":在那水边村庄,山边城郭。
# 山郭:山傍。
宋代词人
孙道绚(?~?),宋代词人。号冲虚居士,富沙浦城(今属福建)人。年少聪明,颖异绝人,于书史无所不读,一过目即成诵。三十岁丧夫后,守志以终。孙道绚善写诗词,笔力甚高。其生平著词丰富,晚以火毁,有流传人口者,其子黄铢复访求得之,亲手抄写后保存起来。有词8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冲虚居士词》。词作如《清平乐·雪》《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滴滴金·梅》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友情唱和词。开篇以“秋寂寞”“秋风夜雨”渲染孤寂氛围,全词融情于景,借书信牵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老来寂寞无奈的心境,寄寓了对友人深切绵长的怀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顶真:“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上句以“伤离索”收尾,下句直接以“伤离索”开头,将“秋风夜雨”触发的离别之痛重复强调,既突出了“离索”(离别后的孤寂)是核心情感,又让情感如涟漪般层层扩散,表现出愁绪的绵延不绝。“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上句以“西飞鹤”(代指传递书信的使者)收尾,下句以“西飞鹤”开头,既呼应了“尺书忽寄”的惊喜,又通过重复强化了对“鹤”所承载的“故人消息”的期盼,让情感在衔接中自然推进。渲染:“秋寂寞”直接点出秋景的冷清,奠定全诗孤寂基调;紧接着“秋风夜雨”进一步描绘秋夜的萧瑟——秋风萧瑟、夜雨缠绵,既是实景,更是对“伤离索”(离别之痛)的烘托:秋风易起愁思,夜雨更添孤寂,以凄清的秋景渲染出因离别而产生的落寞心境。直抒胸臆:“老怀无奈,泪珠零落”:直白写出年老之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力感,“无奈”二字直接点出内心的怅然,“泪珠零落”则以细节直抒悲伤之情,不加掩饰;
3. 分段赏析
上阕以“秋寂寞”如爆竹般爽利起笔,瞬间奠定孤寂基调。词人随即勾勒出“秋风夜雨”的萧索之境,秋风裹挟着绵绵细雨,在夜色中交织成一张愁绪之网,将“伤离索”的寂寞之情烘托得愈发浓烈。秋季本就易引愁思,风雨交加的夜晚,更添对远行友人的思念。风声、雨声、落叶声交织入耳,友情、别情、思念情纷至沓来。而词人暮年力衰,面对流逝的岁月与远去的友人,皆无力挽回,唯有任“泪珠零落”,那簌簌落下的泪水,恰似窗外连绵的秋雨,内心的思绪亦如萧瑟秋风般翻涌,将老来的孤寂落寞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阕紧承上阕,进一步揭示寂寞愁苦的根源。故人离去后音信全无,久盼之下,终于等来“尺书忽寄西飞鹤”,这本该是慰藉心灵的欣喜之事,能消解长久以来郁结的愁思与执着的怀念。然而,词人笔锋陡然一转,思绪转入另一重境界。一句“故人何在”饱含怅惘,原来友人“归樵阳”,栖身于“水村山郭”,过着隐逸生活,已抛却尘世纷扰,也无意再与词人相聚。至此,那一丝因书信带来的慰藉,亦如鹤般翩然飞去,徒留词人在无尽的思念与寂寞中徘徊。
4. 作品点评
《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以怀念友人为主题,通过环境烘托、情感直抒与书信触发,共同营造出浓郁的思念氛围。词中“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运用顶真修辞,让词句如泣如诉,节奏紧凑,恰似迎风啜泣、泉流暗涌,将思念之苦渲染得愈发悲戚。孙道绚存世词作稀少,《全宋词》仅录八首,多为应酬之作,其中虽有《菩萨蛮·栏干六曲天围碧》《如梦令·宫词》意境雅致,但相比之下,这首词凭借独特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脱颖而出,成为其词作中的翘楚,尽显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真挚的情感魅力。
# 笔力矫健,似作家老手。
清陆昶《历代名媛诗词》
上一篇:宋·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