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píng
yuè
·
·
liú
rén
zhù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3
liú
rén
zhù
zuì
jiě
lán
zhōu
zhào
tāo
chūn
shuǐ
guò
jìn
xiǎo
yīng
chù
tóu
yáng
liǔ
qīng
qīng
zhī
zhī
qíng
hòu
jǐn
shū
xiū
huà
lóu
yún
píng

译文

苦苦留人不住,饯别酒喝得醉昏昏,她的船已经解开缆绳。舟拨开轻卷的碧波,走在漫漫的春水路上,她将听不尽晓莺处处啼唱。渡头冷落,只有杨柳青青,一枝枝,一叶叶,全都代表着离情。再也不必寄什么书信,画楼里种种的深情厚爱,从今后没有了依凭。

逐句剖析

"留人不住":苦苦留人不住,

# 留人不住: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此处翻用其意。

"醉解兰舟去":饯别酒喝得醉昏昏,她的船已经解开缆绳。

# 兰舟:木兰舟,以木兰树所造之船。此处泛指船只。

"一棹碧涛春水路":舟拨开轻卷的碧波,走在漫漫的春水路上,

# 棹:船桨,经常用作船的代称。

"过尽晓莺啼处":她将听不尽晓莺处处啼唱。

"渡头杨柳青青":渡头冷落,只有杨柳青青,

"枝枝叶叶离情":一枝枝,一叶叶,全都代表着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再也不必寄什么书信,

# 锦书:书信的美称。前秦苏若兰织锦为字成回文诗,寄给丈夫窦滔。后世泛称情书为锦书。

"画楼云雨无凭":画楼里种种的深情厚爱,从今后没有了依凭。

# 无凭:靠不住。,云雨:宋玉《高唐赋》序载,楚王游高唐,梦见神女相陪睡觉,临行说她是巫山神女,“旦为行云,暮为行雨”,后多喻指男女交合之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平乐·留人不住》为北宋晏几道所作,是一首离情词,写女子对情人的不舍。上片用白描呈现春晨渡口分别情景,行者去意决,送者情意牵。下片以女子决绝语收尾,以怨表爱,尽显不忍割舍的矛盾。词中多组对比,刻画一浅意一深情形象,先含情后决绝,细腻描绘反衬出女子痴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题材的词作,创作时间已难考证,有两种可能,或是代妓发声,或是借娼妓口吻倾诉离别的哀愁幽怨。晏几道的人生境遇在父亲晏殊离世、家族门庭衰落之后有了极大转变。他填词常围绕伤春悲秋、别怨离愁、相思情苦展开,却能在文辞与情感间融入一股郁勃且深挚的情思,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这首词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送别词。描绘女子春晨渡口送情人,行者去意坚、女子情意深,二者对比鲜明,先含情后决绝,细腻刻画反衬女子痴情,表达其离别复杂情感与深沉爱意、伤痛。

2. 写作手法

对比:“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送者竭力挽留,行者借酒决绝离去,双方情态对比鲜明,奠定哀婉基调,为女子心绪变化铺垫。“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的明媚动感与“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孤寂哀愁场景反差强烈,凸显两人处境、心境不同,反衬女子痴情。借景抒情:女子想象男子途中有“碧涛”“晓莺”相伴,以乐景写哀情,“过尽”二字又藏忧伤,委婉抒发内心复杂情感。借杨柳“枝枝叶叶离情”,依循折柳送别传统,将女子愁绪融入景中,不着痕迹地传递盼归无果的哀伤。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男子“醉解兰舟去”毫无眷恋,女子却在岸边苦苦挽留;男子一路有“碧涛”“晓莺”相伴,潇洒远去,女子独对“杨柳”,黯然神伤。男子的薄情冷淡愈发衬出女子的情深意重、痴心不改,强化了女子失恋后的哀怨与执着,使情感表达更具冲击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留人不住”四字,如同一幅简洁而张力十足的画面,瞬间将送者的苦苦哀求、百般挽留与行者的铁石心肠、去意笃定鲜明地呈现出来。一方是泪眼婆娑、言辞恳切,另一方却似毫无眷恋,决然转身。“醉解兰舟去”更是将这绝情具象化,恋人在醉意朦胧中,手解船缆,毫不犹豫地离岸而去,徒留送者在岸边心碎神伤,而这“留”与“去”的冲突,也悄然为后文女子的怨念埋下伏笔。“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紧承离别场景,视角一转,描绘出女子心中揣想的情人旅途画面。春水悠悠,碧涛翻涌,江面上莺啼婉转,这本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然而背后却是女子的深情期许。哪怕被无情抛下,她仍满心祝愿情人一路顺遂,有美景相伴,可“过尽”二字又似一记重锤,敲碎这美好的想象,暗示着二人越行越远、天各一方的残酷现实,女子内心的忧伤如丝缕般悄然蔓延。下片:“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时过境迁,情人早已远去,消失在茫茫水路尽头,女子却仿若石化,依旧伫立渡头。堤边杨柳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在风中摇曳,恰似女子纷乱的离情别绪。古人以折柳寄相思、寓送别,此刻杨柳的每一枝、每一叶,都承载着女子的不舍、哀怨,与她一同守望着空荡荡的江面,盼归无望。“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情感在此处如决堤洪水,汹涌而出。女子满心悲愤,负气喊道:“往后不必再寄书信,过往的欢情蜜意,恰似画楼间虚幻的云雨,消散无痕,毫无凭据。”“画楼云雨”短短四字,勾起往昔缱绻,却又衬出如今的凄凉,男子的绝情让相守化为泡影,女子虽言决绝,可提及“锦书”又泄露心底的不甘,在怨恨与眷恋间苦苦挣扎,终是无奈选择放手,令人唏嘘不已。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技巧高妙,巧用对比:送者苦留,行者“醉解兰舟”;行者“一棹碧涛”、晓莺相伴,送者独立津渡、满怀离情;双方意浅、情深对比鲜明。结构上先含情后决绝,结尾二句看似负气,实因爱得执着,更衬痴情。总之,词刻画细腻,展现女子痴怨微妙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怨语,然自是凄绝。

清陈廷焯《别调集》

# 结语殊怨,然不忍割。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照《桃花岭》

下一篇:宋·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