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shān
diàn
mèng
jiào
zuò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2
céng
wéi
liú
guàn
bié
jiā
děng
xián
huī
mèi
tiān
dēng
qián
jiào
jiāng
nán
mèng
chóu
chàng
lái
shān
yuè
xié

译文

常常在外漂泊流离,习惯了离别家乡亲人,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做客他乡。孤灯之下,一觉醒来,仿佛刚才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心情惆怅,起身出屋,看见一轮明月,已经斜挂山顶。

逐句剖析

"曾为流离惯别家":常常在外漂泊流离,习惯了离别家乡亲人,

# 惯:习惯。,流离:漂泊。,为:一作是。

"等闲挥袂客天涯":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做客他乡。

# 天涯:他乡。,客:一作各。,袂:衣袖。

"灯前一觉江南梦":孤灯之下,一觉醒来,仿佛刚才睡梦中回到了江南,

# 觉:睡醒。

"惆怅起来山月斜":心情惆怅,起身出屋,看见一轮明月,已经斜挂山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含山店梦觉作》是唐代韦庄创作的七言绝句,属羁旅诗范畴。韦庄身处唐末乱世,社会动荡不安,这使得他一生漂泊,行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诗开篇“曾为流离惯别家”,一个“惯”字精准凝练,将其长期漂泊、频繁离家的状态和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尽显无遗。次句“等闲挥袂客天涯”,表面看诗人洒脱地挥袖远游天涯,实际上背后满是辛酸,既反映出唐代士子锐意进取、四海为家的精神风貌,也侧面烘托出时代动荡下人们的身不由己。“灯前一觉江南梦”,诗人在孤灯相伴的寂寥中,梦回故乡江南,借这一情景交融的描写,思乡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尾句“惆怅起来山月斜”,诗人梦醒后满心惆怅,而斜挂的山月这一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无奈的情绪,以景结情,让情感愈发深沉。整首诗用质朴平实的语言,依次描述漂泊经历、梦中情景与梦醒后的状态,营造出浓厚的孤寂惆怅氛围,深刻且真实地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出晚唐诗歌清丽柔婉的典型格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羁旅诗。通过描写诗人漂泊在外,习惯离别,在灯前梦中回到江南,醒来后面对斜月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惆怅、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诗人借孤灯、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孤独、无奈与惆怅的思乡之情。

3. 分段赏析

《含山店梦觉作》首句“曾为流离惯别家”,一个“惯”字精准地刻画了诗人长期漂泊、频繁离家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其对这种流离生活的无奈接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历经的沧桑,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饱经风霜的游子形象。次句“等闲挥袂客天涯”,“等闲”二字展现出诗人看似洒脱、决绝的态度,仿佛将离别当作平常之事,轻松挥袖便客走天涯,这既凸显出唐代士子那种锐意进取、以四海为家的气度,又隐隐透露出背后的辛酸与故作坚强,在语言上极为凝练地描绘出人物心境。第三句“灯前一觉江南梦”,“灯前”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一觉”点出梦境,而“江南梦”则直接点明诗人梦中回到了故乡江南,借景与叙事相结合,流露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从内容主题上深化了思乡之情。尾句“惆怅起来山月斜”,“惆怅”一词直白地表达出诗人梦醒后的失落心境,“山月斜”则借斜挂的山月之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惆怅,以景结情,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蕴藉,令人回味无穷,在表达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4. 作品点评

《含山店梦觉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出颇高的文学价值。诗中境界直白却饱含深沉情感,诗人将漂泊的淡定、思乡的浓烈、失意的怆然等复杂情绪,以一种不激烈、不哀怨的方式娓娓道来,厚重深挚,让人充分感受到其内心世界。“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一句尤为精妙,借梦境与斜月之景,将思乡与惆怅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又蕴含着清丽柔婉的晚唐格调,这种风格不仅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羁旅漂泊的生活场景,更深刻地传达出人类共有的生命漂泊之感,令人品味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下一篇:唐·李商隐《无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