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寺鸣金铎":远处寺庙传来清脆的钟声,
"疏窗试宝熏":我推开稀疏的窗扉,点燃名贵的熏香。
"秋声江一片":秋风拂过江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曙影月三分":破晓的晨光中,残月只剩下一弯银钩。
"倦鹤行黄叶":疲倦的白鹤在铺满落叶的林间踱步,
"痴猿坐白云":憨态可掬的猿猴静静蹲坐在白云缭绕的树梢。
"道人无一事":我像闲云野鹤般无事可做,
"抱膝看回文":屈膝静坐,细细品味那些首尾回环的诗句。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清晨静谧景象,细腻的自然观察与恬淡的心境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怀。这些画面,表达了他从睡梦中醒来时的孤寂愁绪,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2. 分段赏析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诗人以听觉(铎声)与嗅觉(熏香)开篇,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金铎声悠远,暗示远离尘嚣;焚香的动作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从容,为全诗定下淡泊基调。“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此句通过视觉(曙影、月)与听觉(秋声)的结合,勾勒出开阔而略带萧瑟的江景。秋声的辽阔与残月的纤细形成对比,既展现自然之美,又暗含时光流逝的静谧感。“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诗人以“倦鹤”“痴猿”两个意象,赋予动物拟人化的慵懒感。鹤的“倦行”与猿的“痴坐”,既是对自然生灵的观察,也暗喻诗人自身对纷扰的疏离,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尾联以“无一事”的自嘲,点明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看回文”的细节饶有趣味:回文诗首尾相衔的循环特性,象征诗人对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的体悟,在平淡中见深意。
下一篇:宋·苏泂《曹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