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识灵草":天生具备辨识珍稀茶草的能力,
"自然钟野姿":本性汇聚了自然质朴的风姿。
"闲来北山下":闲暇时常在北山下流连,
"似与东风期":仿佛与春风有个约定。
"雨后探芳去":雨后去山中探寻茶芽萌发,
"云间幽路危":云雾缭绕的山路高险幽深。
"唯应报春鸟":唯有报春的鸟鸣声,
# 唯应报春鸟:旧注:顾渚山有报春鸟。
"得共斯人知":能让茶人知晓采茶的时节已至。
唐代文学家
陆龟蒙(?~881?),唐代文学家。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甫里。陆龟蒙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其诗多写景咏物,也有愤慨世事、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其小品文短小精悍,颇多愤世嫉俗之语。所作散文《野庙碑》等,对社会矛盾和时政弊端多有讽刺揭露。代表作品有《杂讽九首》《村夜二篇》。著有《笠泽丛书》《甫里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开篇点明茶人与茶的天然联系,强调茶人对茶的敏锐洞察力,也突出了茶的自然本性,为下文描写茶人生活与茶事活动奠定基础,暗示了茶人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颔联“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描绘了茶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茶人与自然界的默契与和谐,暗示茶人遵循自然规律,按时节进行采茶等活动,也体现了茶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颈联“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生动地展现了茶人寻茶的过程,雨后采茶体现了茶人对采茶时机的把握,也暗示了茶的清新与纯净;幽危的小路则暗示了采茶的艰辛,但茶人依然坚持,体现了茶人对茶的执着与热爱,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尾联“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以报春鸟与茶人相知来结尾,进一步强调了茶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报春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茶与春天的密切关系,只有茶人能真正理解这种自然的信号,体现了茶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独特情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茶人生活的向往与赞美。